清平調(其二)

· 李白
一枝紅豔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 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拼音

譯文

像枝紅牡丹沐浴雨露散芳香,有楊妃不再思慕神女空自傷。 請問漢宮佳麗誰能和她媲美,就算趙飛燕也要靠精心化妝。

注釋

紅艶:紅艶艶的牡丹花滴着露珠,好像凝結着襲人的香氣。紅,一作「穠」。 巫山雲雨:傳説中三峽巫山神女與楚王歡會接受楚王寵愛的神話故事。 飛燕:趙飛燕。 倚新妝:形容女子艶服華妝的姣好姿態。

此詩爲李白《清平調》組詩的第二首,是李白在長安爲翰林時所作。有一次,唐明皇與楊貴妃在沉香亭觀賞牡丹,因命李白作新樂章,李白奉旨作了這三章。首句寫花受香露,襯托貴妃君王寵幸;二句寫楚王遇神女的虛妄,襯托貴妃之沐實惠;三、四句寫趙飛燕堪稱絕代佳人,卻靠新妝專寵,襯托貴妃的天然國色。詩人用抑揚法,抑神女與飛燕,以揚楊貴妃的花容月貌。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雲雨巫山:戰國楚宋玉《高唐賦序》:“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旦爲朝雲,暮爲行雨,朝朝暮暮,陽台之下。”後用來指男女歡會。
  • 枉斷腸:徒然地極度悲傷。枉,徒然。
  • 飛燕:趙飛燕,西漢成帝的皇後,以美貌著稱。

繙譯

像枝紅牡丹沐浴雨露散發芳香,有了巫山神女那般的雲雨歡愛也衹能徒然令人斷腸。若問漢宮中誰能與她相比,那麽衹有可愛的趙飛燕還得依靠新妝。

賞析

這首詩以花比美人,用極其精妙的比喻來描繪貴妃的美麗。首句寫花受雨露滋潤而香濃,就像貴妃受君王寵愛。“雲雨巫山”的典故暗示了即使有傳說中巫山神女那樣的美貌和愛情,也比不上貴妃。後兩句通過設問,將貴妃與漢宮美人趙飛燕相比,突出貴妃的絕美,且暗示貴妃的美不僅僅靠妝容,還有天然的魅力。全詩搆思巧妙,語言優美,韻味無窮,充分躰現了李白詩歌的浪漫主義風格和獨特藝術魅力。

李白

李白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詩人,有“詩仙”之稱,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漢族,出生於劍南道之綿州(今四川綿陽江油市青蓮鄉),一說生於西域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托克馬克),5歲隨父遷至劍南道之綿州(巴西郡)昌隆縣(712年更名爲昌明縣),祖籍隴西郡成紀縣(今甘肅天水市秦安縣)。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陽)。存世詩文千餘篇,代表作有《蜀道難》、《將進酒》等詩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於安徽當塗,享年61歲。其墓在安徽當塗,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 108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