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訣 [唐] 張懷瓘 剡紙易墨,心圓管直。 漿深色濃,萬毫齊力。 先臨告誓,次寫《黃庭》。 骨豐肉潤,入妙通靈。 努如直槊,勒若橫釘。 虛專妥帖,毆鬥崢嶸。 開張鳳翼,聳擢芝英。 粗不爲重,細不爲輕。 纖微向背,毫髮死生。
文字論 [唐] 張懷瓘 論曰:文字者總而爲言,若分而爲義,則文者祖父,字者子孫。察其物形,得其文理,故謂之曰“文”。母子相生,孳乳浸多,因名之爲“字”。題於竹帛,則目之曰“書”。文也者,其道煥焉。日、月、星、辰,天之文也;五
六體書論 [唐] 張懷瓘 臣聞率土作貢,任其所有,率身事主,罄其所能,心存口唸,無所避就。況今蕩然不諱,忠臣義士,鹹肆其辨,可謂開大達之道。陛下亦以臣知於書也。論於書道,是臣之職,知而不說,用臣何爲?臣之所言,不敢不盡。 假如
《書斷》序 [唐] 張懷瓘 昔庖犧氏畫卦以立象,軒轅氏造字以設教,至於堯舜之世,則煥乎有文章。其後盛於商、周,備夫秦、漢,固夫所由遠矣。文章之爲用,必假乎書;書之爲徵,期合乎道。故能發揮文者,莫近乎書。若乃思賢哲於千載,覽陳跡於
書斷·捲上·古文 [唐] 張懷瓘 案古文者,黃帝史蒼頡所造也,頡首四目,通於神明。仰觀奎星圓曲之勢,俯察龜文鳥跡之象,博採眾美,合而為字,是曰「古文」,《孝經援神契》云「奎主文章,蒼頡仿象」是也。夫文字者,總而為言,包意以名事也。分而
書斷·捲上·大篆 [唐] 張懷瓘 案大篆者,周宣王太史史籀所作也,或雲柱下史始變古文,或同或異,謂之為「篆」。篆者,傳也,傳其物理,施之無窮。甄酆定六書,三曰「篆書」;八體書法,一曰「大篆」。又《漢書·藝文志》云:「史籀十五篇。」並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