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正將相才,憂國還憂民。
大開天章閣,奸邪日逡巡。
至今姑蘇田,利澤及後人。
試吏計資算,積累猶涓塵。
功名苟樹立,富貴何足雲。
春風桃李花,秋雨梧桐樹。
人心自悲喜,草木那知故。
三香各根柢,氣色偶一類。
淒涼冰雪魂,夐絕霜月趣。
人惟知其然,遂有兄弟喻。
花豈識友于,人自生好惡。
吾聞登徒子,好色耽傴僂。
又聞海上翁,逐臭慕
積雨稍開霽,晴川棹孤舟。
雙目豁陰翳,四望餘雲收。
輕風生衣袂,灑灑舒煩憂。
橋橫落日迥,水與山俱流。
白鷗洲渚涼,黃鳥林塘幽。
十旬九陰雨,茲晴信難求。
美景與心會,及暮猶遲留。
賓朋愜清賞,晤語更
宴安人鴆毒,我老嗟無聞。
知汝行有日,送汝寧無言。
汝父早即世,汝子衣猶斑。
汝弟頗知學,且識應門難。
別家思自奮,託蔭薇花垣。
王侯近下士,接待禮尤寬。
人觀所爲主,結交慎扳援。
期汝在遠大,囑汝猶
赤日露頂行,步入南雷去。
歸來雲霧生,薄暮雨如注。
蒼蒼將槁苗,鬱郁色如故。
人言太守賢,天意肯相助。
不喜亦不驚,太守若無與。
日月行中天,照臨及下土。
日月不自功,光明萬民睹。
我知太守心,藉此以
道人名止庵,其實無所止。
不搆草木廬,不斸土石址。
惟於寓居堂,揭扁字盈咫。
偉哉磐石書,古隸遒且美。
廛市固煩囂,自得塵外致。
開扃睨龍泉,嵐光動闌幾。
中函玉笈文,鱗比積經史。
朝翻暮紬繹,刻志究
人必貴虛明,月色愛端正。
旁死還哉生,以漸至圓淨。
誰於既望宵,分此先後景。
亭依水西滸,月出山東嶺。
孤光一離天,即破亭色暝。
憑闌對東湖,瀲灩一千頃。
惟憐亭西隅,陰陰尚幽映。
一輪固圓明,未盡滿
乾坤散清氣,詩文肆呶哇。
謳吟出天然,豈事攫與拿。
金鑾敝貴幸,玉燭歌調和。
蘇黃與李杜,後繼今誰家。
輝光掩朝蝀,綺麗欺春葩。
溫然悅情性,清矣寒齒牙。
顧予私淑人,景慕空年華。
古來蔬筍林,味此間
山人隱跡樵空峒,天王賜見明光宮。
執柯伐柯喻爲學,茲理講貫融心胸。
侁侁胄子國元氣,有命剖析開昏蒙。
斧斤斲就棟樑器,欂櫨椳楔紛相從。
賢能往往布清要,利澤天下山人功。
功成又複視民俗,繡衣玉斧蓬萊東
青松陰陰間修竹,六月翛然破炎溽。
梅花一味只宜冬,江上孤舟水邊屋。
筆端春信回孤根,鮫綃淺抹玄霜痕。
江南煙雨正愁絕,一枝喚醒羅浮魂。
無聲詩生有聲畫,吟詠工夫見揮灑。
坡翁仙去二百春,夢繞松風古亭下
蚌胎抉珠光陸離,山石韞玉形瑰奇。
民生適秉俊秀姿,如玉含潤珠生輝。
廣平世德遠已微,雲礽奮發思前徽。
輕獧不遂裘馬肥,下帷恬淡齏鹽宜。
讀書待旦心孜孜,穴壁睥睨晨光熹。
我憶視子齠齔時,髧發鬱爾青齊眉
君不見杜少陵,劍南宣謀老且窮,瞿塘一蹶傷其躬。
又不見蕭齊司徒喪名節,墮水被誚訾超宗。我慚人馬僕石樑,翻身直下馮夷宮。
衣襦沾溼愧乘鯉,鞍轡出沒如游龍。康莊獨步信便適,陟危履險由來兇。
從茲時買兩芒屩
轆轤汲井羞綆短,海納江河不知滿。大材小器量不同,火鼠冰蠶自寒暖。
人能弘道斯爲儒,餘光端可昭昏愚。君家信道非凡夫,臨危嘗解捐其軀。
眼明見此渥窪汗血之名駒,胡爲尚滯禹門點額之龍魚。
譬猶卞和白壁隋侯珠
清溪粼粼生淺花,曉日倒射搖金沙。翩然雙鷺下危石,玉雪照影無纖瑕。
溪邊小景入圖畫,青煙綠樹漁翁家。漁翁歸來歌未終,鷺鷥忽起蘆花風。
回眸遙望不可極,但見白玉飛青空。昔年夜宿瀟湘浦,徹曉不眠聽急雨。
解
至人超六合,造物期同遊。飄飄無根蓬,蕩蕩不繫舟。
江河罔知返,日夕惟東流。鳴鳩爾何爲,戶牖思綢繆。
人生底用愁如織,朝看朱顏暮無色。何如生死兩忘懷,日月梭飛任交擲。
君不見秦皇入海求方瞳,包括區宇摧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