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 第十四卷 · 盡心下 · 第三十四節 [] 孟子

孟子曰:“說大人,則藐之,勿視其巍巍然。堂高數仞,榱題數尺,我得志弗爲也;食前方丈,侍妾數百人,我得志弗爲也;般樂飲酒,驅騁田獵,後車千乘,我得志弗爲也。在彼者,皆我所不爲也;在我者,皆古之制也,吾何

孟子 · 第十四卷 · 盡心下 · 第三十六節 [] 孟子

曾皙嗜羊棗,而曾子不忍食羊棗。 公孫丑問曰:“膾炙與羊棗孰美?”孟子曰:“膾炙哉!” 公孫丑曰:“然則曾子何爲食膾炙而不食羊棗?”曰:“膾炙所同也,羊棗所獨也。諱名不諱姓,姓所同也,名所獨也。”

孟子 · 第十四卷 · 盡心下 · 第三十八節 [] 孟子

孟子曰:“由堯舜至於湯,五百有餘歲,若禹、皋陶,則見而知之;若湯,則聞而知之。由湯至於文王,五百有餘歲,若伊尹、萊朱則見而知之;若文王,則聞而知之。由文王至於孔子,五百有餘歲,若太公望、散宜生,則見而

孟子 · 第十四卷 · 盡心下 · 第三十七節 [] 孟子

萬章問曰:“孔子在陳曰:‘盍歸乎來!吾黨之士狂簡,進取,不忘其初。’孔子在陳,何思魯之狂士?” 孟子曰:“孔子‘不得中道而與之,必也狂獧乎!狂者進取,獧者有所不爲也’。孔子豈不欲中道哉?不可必得,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