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月圓 · 傷心莫問前朝事
傷心莫問前朝事,重上越王臺。鷓鴣啼處,東風草緑,殘照花開。悵然孤嘯,靑山故國,喬木蒼苔。當時明月,依依素影,何處飛來?
驚回一枕當年夢,漁唱起南津。畫屛雲嶂,池塘春草,無限消魂。舊家應在,梧桐覆井,楊柳藏門。閑身空老,孤篷聽雨,燈火江村。
拼音
注釋
越王臺:當是越王勾踐所築的臺榭。
鷓鴣啼處:李太白《越中覽古》:「宮女如花滿春殿,只今惟有遮鴣飛。」這裏用其意,而以「東風草綠,殘照花開」,烘託其荒凉的景象。
「靑山故國,喬木蒼苔」句:故國已成靑山,喬木已長蒼苔,極力形容其荒凉寂寞的景象。
素影:指明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前朝:指已經滅亡的朝代。
- 越王臺:古代越國的遺址,位於今浙江省紹興市。
- 鷓鴣:一種鳥,啼聲悽切,常用來象徵哀愁。
- 悵然:形容心情失落、不悅。
- 孤嘯:獨自發出長嘯,表達孤獨和悲憤。
- 喬木:高大的樹木。
- 素影:淡淡的影子。
翻譯
不要再問那些令人傷心的前朝往事了,我重新登上越王臺。在鷓鴣啼鳴的地方,東風吹拂下,草兒又綠了,夕陽下的花朵也開了。 我心情失落,獨自發出長嘯,望着青山和故國的遺蹟,以及那些高大的樹木和蒼苔。當時的明月依舊,那溫柔的影子依依不捨,不知從何處飛來。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重登越王臺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前朝往事的深深懷念與無法釋懷的悲傷。詩中「鷓鴣啼處,東風草綠,殘照花開」以景寓情,烘托出詩人內心的哀愁。結尾的「當時明月,依依素影,何處飛來」則巧妙地以明月和影子的形象,抒發了對故國往事的無限眷戀和無法尋回的無奈。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高超的藝術表現力。

倪瓚
元明間常州無錫人,字元鎮,號雲林居士,又有荊蠻民、幻霞子、曲全叟、朱陽館主等號。博學,好古。有潔癖。家雄於財,四方名士日至其門,居有清悶閣,藏書數千卷,古鼎法書,名琴奇畫陳刊左右,幽迥絕塵。元順帝至正初,忽散家財給親故,未幾兵興,富家悉被禍,而瓚扁舟箬笠,往來太湖及松江三泖間。不受張士誠徵召,逃漁舟以免。入明,黃冠野服,混跡編氓。工詩畫,畫山水意境幽深,以蕭疏見長。與黃公望、王蒙、吳鎮爲元季四家。有《清悶閣集》。
► 305篇诗文
倪瓚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雙調 · 沉醉東風 》 —— [ 元 ] 張養浩
- 《 雙調 · 壽陽曲(二首) 》 —— [ 元 ] 馬致遠
- 《 越調 · 憑欄人 · 題情 》 —— [ 元 ] 貫雲石
- 《 正宮 · 醉太平 · 譏貪小利者 》 —— [ 元 ] 無名氏
- 《 越調 · 憑欄人 · 春日懷古 》 —— [ 元 ] 趙善慶
- 《 南呂 · 罵玉郎過感皇恩採茶歌 · 閨中聞杜鵑 》 —— [ 元 ] 曾瑞
- 《 雙調 · 碧玉簫 》 —— [ 元 ] 關漢卿
- 《 中呂 · 十二月帶堯民歌 · 相思 》 —— [ 元 ] 無名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