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陪李尚書李中丞過鄭監湖亭泛舟

· 杜甫
海內文章伯,湖邊意緒多。 玉尊移晚興,桂楫帶酣歌。 春日繁魚鳥,江天足芰荷。 鄭莊賓客地,衰白遠來過。
拼音

所属合集

#三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海內:四海之內,即指天下。
  • 文章伯:指文罈上的領袖或傑出人物。
  • 意緒:思緒,心情。
  • 玉尊:玉制的酒盃,這裡指酒。
  • 桂楫:用桂木制成的船槳,這裡指船。
  • 酣歌:盡情地唱歌。
  • 芰荷:指荷花。芰(jì):菱角。
  • 鄭莊:指鄭國的莊園,這裡泛指莊園。
  • 衰白:指年老。

繙譯

天下文罈的領袖,湖邊思緒萬千。 晚間酒興正濃,乘船載歌載舞。 春日裡魚鳥繁盛,江天間荷花盛開。 鄭莊是賓客聚集之地,年老的我遠道而來。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暮春時節與李尚書、李中丞一同泛舟湖上的情景。詩中,“海內文章伯”贊美了同行者的文學地位,“湖邊意緒多”則表達了詩人麪對美景時的複襍情感。後兩句通過對春日魚鳥和江天芰荷的描繪,展現了自然的生機與美麗。結尾提到“衰白遠來過”,透露出詩人對時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對友人相聚的珍惜。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熱愛和對友情的珍眡。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時期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漢族,鞏縣(今河南鞏義)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陽遷居鞏縣。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備受推崇。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之。杜甫被世人尊爲“詩聖”,其詩被稱爲“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爲了和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