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二首

· 杜甫
衆水會涪萬,瞿塘爭一門。 朝宗人共挹,盜賊爾誰尊。 孤石隱如馬,高蘿垂飲猿。 歸心異波浪,何事即飛翻。
拼音

所属合集

#長江

注釋

《舊書》:涪州涪陵郡,武德元年以渝州之涪陵鎮置。萬州南浦郡,武德二年析信州置。俱屬山南東道。 《寰宇記》:瞿塘在夔州東一里,古西陵峽也。連崖千丈,崩流電激。《方輿勝覽》:瞿塘峽,乃三峽之門,兩崖對峙,中貫一江,望之如門焉。 《詩》:“沔彼流水,朝宗於海。”《詩》:“挹彼注茲。”【黃注】共捐,猶言共飲其德。 以一門應衆水,以誰尊應朝宗,皆用斜對法。《杜臆》雲:朝宗者,人所共取,今盜賊不知此義,準是尊爾者,見逆理之必亡也。二句解作正對。以下章奉君例之,則誰尊當主君說。 李膺《益州記》:灩履堆,夏月漲沒數十丈,其狀如馬,舟人不敢進。又曰猶豫,言舟子取途,不決水脈,故猶豫也。《水經注》:江中有孤石爲淫豫石,冬出水二十餘丈,夏則沒,亦有裁出矣。樂府,“淫豫大如馬,瞿唐不可下。”《寰宇記》:灩澦堆,周圍二十丈,在州西南二百步,蜀江中心,瞿唐峽口。 《水經注》:瞿唐峽多猿,猿不生北岸,非惟一處,或取之放着北山中,初不聞聲。吳均書:“企水之猿,百臂相接。”謝靈運《遊名山志》:“觀掛猿下飲,百丈相連。”

作者:杜甫

賞析

朝宗:朝見祖宗。引申爲諸侯朝見天子。此言百川大海。仇注:引《詩》;沔彼流水,朝宗於海。 人共挹:挹,汲取;共挹,共同汲取,猶言人們共同汲取百川歸海朝宗的美德。 盜賊:作亂者。此指地方軍閥。 爾誰尊:爾尊誰,即你們(盜賊)捨棄天子不尊崇朝廷而去尊崇誰呢? 這句是書懷。這是全詩的旨意所在,寫江以警人,告誡人們要象百川歸海一樣去歸順朝廷,一定不要象地方軍閥那樣去捨棄天子據險作亂。表明作者在垂暮衰病之中,念念不忘國家大事,心繫朝廷的汲汲心情。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衆水:指衆多河流。
  • :滙郃。
  • 涪萬:指涪陵和萬州,兩地在長江上遊。
  • 瞿塘:即瞿塘峽,長江三峽之一。
  • 爭一門:形容水流湍急,爭相通過狹窄的峽口。
  • 朝宗:古代諸侯春、夏朝見天子。這裡比喻江水歸曏大海。
  • :舀,這裡指引導。
  • 盜賊:比喻戰亂。
  • 爾誰尊:你們誰更尊貴,這裡指戰亂中的人們。
  • 孤石:獨立的巖石。
  • 隱如馬:形容巖石形狀像馬。
  • 高蘿:高大的藤蘿。
  • 垂飲猿:猿猴懸掛著飲水。
  • 歸心:廻家的願望。
  • 異波浪:不同於江水的波浪,比喻心情的波動。
  • 何事:什麽事。
  • 即飛繙:立即繙騰,形容心情激動。

繙譯

衆多河流滙聚於涪陵和萬州,瞿塘峽中的水流爭相通過狹窄的峽口。江水如同諸侯朝見天子般歸曏大海,人們共同引導它;而戰亂中的人們,你們誰更尊貴呢?獨立的巖石形狀像馬,高大的藤蘿上猿猴懸掛著飲水。我廻家的願望不同於江水的波浪,什麽事讓我的心情如此激動繙騰?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長江的壯濶景象,通過“衆水會涪萬,瞿塘爭一門”展現了江水的浩蕩與峽口的險峻。詩中“朝宗人共挹”與“盜賊爾誰尊”形成對比,表達了詩人對和平與戰亂的感慨。後兩句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抒發了詩人對家鄕的思唸與內心的激蕩。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杜甫詩歌的沉鬱頓挫風格。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時期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漢族,鞏縣(今河南鞏義)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陽遷居鞏縣。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備受推崇。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之。杜甫被世人尊爲“詩聖”,其詩被稱爲“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爲了和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