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廣文傅與礪佐天使安南

· 黎崱
尚書文史濟時才,匹馬仍隨使客來。 滄海龍飛天子詔,青冥鶴下趙王臺。 諸溪篁竹參差動,五嶺梅花準擬開。 政使風煙殊百粵,未應佳句不能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廣文:古代官名,這裏指傅與礪的官職。
  • 濟時才:指能夠輔佐時政的才能。
  • 匹馬:一匹馬,形容孤單。
  • 使客:使者。
  • 滄海龍飛:比喻皇帝的詔令如龍飛天際,威嚴而迅速。
  • 天子詔:皇帝的詔書。
  • 青冥鶴下:青冥指高空,鶴下指仙鶴從高空飛下,比喻傅與礪的使命崇高。
  • 趙王臺:地名,這裏指安南(今越南北部)的古蹟。
  • 篁竹:竹子的一種,這裏泛指竹子。
  • 參差:不齊的樣子。
  • 五嶺:指中國南方的五座山脈,這裏泛指南方。
  • 梅花準擬開:梅花即將開放,預示着春天的到來。
  • 政使:即使。
  • 風煙殊百粵:風煙指風景,殊指不同,百粵指廣東、廣西一帶,這裏泛指南方的不同地區。
  • 未應:不應該。
  • 佳句不能裁:指傅與礪的文才足以應對各種情況,不會因爲環境的不同而影響其創作。

翻譯

尚書傅與礪擁有輔佐時政的才能,他孤單地騎着馬,隨着使者一同前來。皇帝的詔令如龍飛越滄海,他的使命如仙鶴從高空降臨趙王臺。沿途的竹子參差不齊地搖動,五嶺的梅花即將盛開。即使南方的風景與百粵不同,也不應該認爲他的佳句會因此而無法創作。

賞析

這首作品讚美了傅與礪的文才和使命,通過「滄海龍飛」和「青冥鶴下」的比喻,形象地描繪了他的崇高使命和非凡才能。詩中「篁竹參差動」和「五嶺梅花準擬開」描繪了南方的自然景色,預示着春天的到來,也象徵着傅與礪的使命將帶來新的希望和變化。最後兩句強調了傅與礪的文才不會受環境限制,表達了對他的高度信任和期待。

黎崱

元安南國人,字景高,號東山。世居愛州。九歲試童科,爲侍郎,佐淨海軍節度使陳鍵幕。從鍵降元。官至僉歸化路宣撫司事。有《安南志略》。 ► 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