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侍講學士鄧善之辭官還錢塘

· 盧亙
北門古深嚴,論思寄籌度。自非鴻才士,訓誥何由作。 夫君出巴蜀,文采動京洛。十年掌絲綸,摛藻揚景鑠。 荊璞抱瑾瑜,龍淵淬鋒鍔。肯獻《上林賦》,寧居天祿閣。 即今觀浙江,眷戀睎金雀。黃圖鬱紫氛,絳節生碧落。 依然難爲情,清霜養飛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鴻才士:指才華橫溢的人。
  • 訓誥:指古代帝王的詔令。
  • 巴蜀:古代地區名,今四川一帶。
  • 京洛:指古代的京城洛陽,這裏泛指京城。
  • 絲綸:指帝王的詔書。
  • 摛藻:鋪陳辭藻,指寫作。
  • 景鑠:指日光照射下的美玉,比喻文采。
  • 荊璞:指楚國的璞玉,比喻美玉。
  • 瑾瑜:美玉。
  • 龍淵:古代寶劍名。
  • 鋒鍔:劍鋒和劍刃,比喻銳利的才智。
  • 上林賦:漢代司馬相如的代表作,這裏指高水平的文學作品。
  • 天祿閣:漢代藏書閣名,這裏指學術或文化的高地。
  • 金雀:指金色的鳥,這裏可能指浙江的美景。
  • 黃圖:指地圖或規劃圖,這裏可能指宏偉的藍圖。
  • 紫氛:紫色的雲氣,常用來形容皇家的氣象。
  • 絳節:紅色的節杖,古代使者所持,代表權威。
  • 碧落:天空。
  • 飛藿:隨風飄揚的藿草,比喻離別的情感。

翻譯

北門古老而深嚴,議論思索寄託於籌謀。若非才華橫溢之士,帝王的詔令何以撰寫?

夫君來自巴蜀之地,文采在京城洛陽引起轟動。十年間執掌帝王的詔書,鋪陳辭藻,文采飛揚。

如荊璞般懷抱美玉,龍淵寶劍鋒利無比。豈肯只獻上《上林賦》,寧願居於天祿閣中。

如今觀浙江美景,眷戀之情如望金雀。宏偉的藍圖與皇家氣象,紅色節杖生於碧空。

依然難以抑制的情感,清霜中滋養着飛舞的藿草。

賞析

這首作品讚美了鄧善之的才華與成就,同時也表達了對他的敬仰與不捨。詩中運用了許多典故和比喻,如「鴻才士」、「荊璞抱瑾瑜」等,形象地描繪了鄧善之的卓越才能和崇高地位。後半部分通過對浙江美景的描繪,抒發了對鄧善之離去的深切眷戀。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高超的藝術造詣和深厚的文學功底。

盧亙

元汲郡人,字彥威。幼穎悟,博覽羣書。爲文雄逸,尤工於詩。以擬著《滕王閣記》,受知於姚燧,薦爲國史院編修。後以待制卒。有《彥威集》。 ► 2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