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侍講學士鄧善之辭官還錢塘

· 盧亙
昔我適吳會,日夕承歡顏。 高堂樂起舞,綵服何斑斕。 東海洶波濤,西湖翠煙鬟。 北歸餘十年,謬跡通朝班。 家禍一朝集,音容何可攀。 悲號蒼穹迥,往事思日艱。 命窮時亦迫,志弱體自孱。 安得騰化術,從君超人寰。 執手不忍訣,臨風涕空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吳會(wú huì):古代地名,指吳郡和會稽郡,今江蘇南部和浙江北部一帶。
  • 綵服(cǎi fú):彩色的衣服,這裏指華麗的服飾。
  • 斑斕(bān lán):色彩錯雜燦爛的樣子。
  • 洶波濤(xiōng bō tāo):洶涌的波濤,形容海浪的洶涌。
  • 翠煙鬟(cuì yān huán):翠綠的煙霧環繞,形容西湖的美景。
  • 謬跡(miù jì):錯誤的行跡,這裏指不恰當的官職或行爲。
  • 朝班(cháo bān):朝廷的官員行列。
  • 音容(yīn róng):聲音和容貌,這裏指親人的聲音和麪容。
  • 悲號(bēi háo):悲傷地呼喊。
  • 蒼穹(cāng qióng):蒼天,天空。
  • 涕空潸(tì kōng shān):眼淚空自流淌,形容極度的悲傷。

翻譯

昔日我前往吳會之地,日夜享受着家人的歡樂面容。 高堂之上樂聲起舞,綵衣斑斕何其絢爛。 東海波濤洶涌,西湖翠煙環繞如鬟。 北歸已有十餘年,不當地進入了朝廷的行列。 家中的不幸一朝降臨,親人的聲音和麪容何以追尋。 悲痛地向蒼天呼喊,回想起往日的艱難。 命運的困厄也迫使我,志向弱小身體自然虛弱。 如何能得到飛昇的仙術,隨你超越這人世。 握手不忍告別,面對着風,眼淚空自流淌。

賞析

這首詩是盧亙送別侍講學士鄧善之辭官還鄉的作品,表達了對過去歡樂時光的懷念和對現實不幸的悲痛。詩中通過對比昔日家庭歡樂與現今家破人亡的情景,抒發了深切的哀傷和對超脫塵世的嚮往。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友人的深情厚意和對人生無常的感慨。

盧亙

元汲郡人,字彥威。幼穎悟,博覽羣書。爲文雄逸,尤工於詩。以擬著《滕王閣記》,受知於姚燧,薦爲國史院編修。後以待制卒。有《彥威集》。 ► 2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