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十日接駕回因遊香山寺飲於西厓之上酒酣呈主人

· 盧亙
迎鑾北去迷風沙,看山西來走煙霞。 蒼山朝含太古色,長鬆百尺凌雲斜。 傑觀重樓炫金碧,笑拍闌干倚天立。 出門卻得望東山,紅樹青林亂秋色。 痛飲崩厓鯨吸川,徑欲醉倒秋風前。 但恨浮雲蔽白日,使我不得瞻青天。 忽忽今年負重九,樹老山空復何有。 莫將身世愧淵明,縱有黃花無此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迎鑾(yíng luán):迎接皇帝的車駕。
  • 崩厓(bēng yá):陡峭的山崖。
  • 鯨吸川:比喻飲酒量大。
  • 浮雲蔽白日:比喻小人當道,忠良被阻。
  • 淵明:即陶淵明,東晉時期的著名隱逸詩人。

翻譯

迎接皇帝的車駕北去,我迷失在風沙之中,而今西來,漫步在煙霞之間。蒼山在早晨含着太古的色彩,長鬆百尺,凌雲傾斜。壯觀的樓閣金碧輝煌,我笑着拍打着欄杆,彷彿倚天而立。出門向東山望去,紅樹青林點綴着秋色。在陡峭的山崖上痛飲,酒量之大如同鯨魚吸川,真想在秋風前醉倒。只恨浮雲遮蔽了白日,使我無法瞻仰青天。

忽然間,今年已錯過了重陽節,樹老山空,還有什麼呢?不要因爲身世而愧對陶淵明,即使有菊花,也沒有這樣的美酒。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盧亙在九月十日接駕回京後,遊香山寺並飲酒於西厓之上的情景。詩中,詩人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表達了對自由自在生活的嚮往和對現實政治的不滿。詩中的「迎鑾北去迷風沙」與「看山西來走煙霞」形成鮮明對比,展現了詩人從塵世的繁忙中解脫出來,享受自然美景的愉悅心情。後文中的「痛飲崩厓鯨吸川」和「但恨浮雲蔽白日」則進一步抒發了詩人對現實的不滿和對自由的渴望。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自由的無限嚮往。

盧亙

元汲郡人,字彥威。幼穎悟,博覽羣書。爲文雄逸,尤工於詩。以擬著《滕王閣記》,受知於姚燧,薦爲國史院編修。後以待制卒。有《彥威集》。 ► 2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