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曹學士草詔畢還大都

· 薛漢
日轂始巡幸,風伯前汛掃。 宸衷自警畏,廷論各至到。 黼飾資舊臣,優渥發新號。 四方聽綸綍,千載仰訓誥。 言歸玉堂署,送別龍庭道。 戀闕信馬行,及門聞鵲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日轂(rì gū):太陽的車輪,比喻皇帝的行駕。
  • 巡幸:皇帝出巡。
  • 風伯:神話中的風神。
  • 汛掃:清掃,比喻準備迎接。
  • 宸衷:皇帝的心意。
  • 廷論:朝廷上的議論。
  • 黼飾(fǔ shì):古代禮服上黑白相間的花紋,這裏指皇帝的服飾。
  • 優渥:優厚,這裏指皇帝的恩賜。
  • 綸綍(lún fú):皇帝的詔書。
  • 訓誥:古代帝王的文告。
  • 玉堂署:指翰林院,古代文學侍從的官署。
  • 龍庭道:指皇帝的行宮或宮廷的道路。
  • 戀闕:留戀宮闕,指對皇帝的忠誠和留戀。
  • 及門:到達門前。
  • 鵲噪:喜鵲的叫聲,常被認爲是吉祥的預兆。

翻譯

太陽的車輪開始巡遊,風神在前方清掃道路。 皇帝的心意自是警覺敬畏,朝廷上的議論各自周到。 皇帝的服飾由老臣精心裝飾,新的尊號頒發了優厚的恩賜。 四方聽取皇帝的詔書,千載仰望帝王的訓誥。 言談中歸於翰林院,送別時走在宮廷的道路上。 留戀宮闕,信馬由繮地行走,到達門前聽到喜鵲的叫聲。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皇帝巡幸的盛況和朝廷的莊重氛圍。通過「日轂巡幸」和「風伯汛掃」的描繪,展現了皇帝出巡的隆重場面。詩中「宸衷自警畏,廷論各至到」表達了皇帝的謹慎和朝廷的嚴謹。後文提到「黼飾資舊臣,優渥發新號」,體現了對老臣的尊重和對新政策的期待。最後,詩人以「戀闕信馬行,及門聞鵲噪」作結,既表達了對皇帝的忠誠,也寄託了對未來的美好祝願。整首詩語言典雅,意境深遠,展現了元代朝廷的莊嚴與詩人的忠誠。

薛漢

元溫州永嘉人,字宗海。幼力學,有令譽。以青田教諭,遷諸暨州學正。泰定帝時選充國子助教卒。工詩文,尤善於鑑辨古物。有《宗海集》。 ► 4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