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江仙

· 陳霆
落盡櫻桃春事減,小園蜂蝶依依。子規啼罷月沉西。曲屏向曉,殘燭淚空垂。 樓外綠蕪千里道,長亭過騎頻嘶。一春無信慰相思。重門寂寞,風雨過花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櫻桃:一種水果,這裡指櫻桃樹的花落盡。
  • 春事減:春天的景象逐漸減少。
  • 蜂蝶:蜜蜂和蝴蝶,常用來象征春天的生機。
  • 依依:形容依戀不捨的樣子。
  • 子槼:即杜鵑鳥,常在春天啼叫,其聲淒切。
  • 曲屏:彎曲的屏風。
  • 殘燭:即將燃盡的蠟燭。
  • 綠蕪:長滿綠草的地方。
  • 長亭:古時設在路旁的亭捨,常用作餞別之処。
  • 過騎:經過的馬匹。
  • 頻嘶:頻繁地嘶鳴。
  • 無信:沒有消息。
  • 重門:多重的門,形容門戶深邃。
  • 寂寞:孤獨冷清。
  • 風雨過花時:風雨過後,花期已過。

繙譯

櫻桃樹的花已經落盡,春天的景象逐漸減少,小園中的蜜蜂和蝴蝶依戀不捨。杜鵑鳥啼叫完畢,月亮也沉入了西邊。彎曲的屏風在黎明時分顯得格外清晰,即將燃盡的蠟燭空自垂淚。 樓外的綠草地上,千裡大道延伸,路旁的亭捨中,經過的馬匹頻繁嘶鳴。整個春天都沒有收到任何消息,衹能以此安慰相思之情。多重的門戶顯得深邃而寂寞,風雨過後,花期也已過去。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春天將盡時的景象,通過櫻桃落盡、蜂蝶依依、子槼啼叫等自然元素,傳達出時光流逝的哀愁。詩中“殘燭淚空垂”一句,巧妙地運用擬人手法,賦予殘燭以人的情感,表達了深深的相思之情。後半部分通過對長亭、過騎、無信等元素的描寫,進一步加深了相思的寂寞與無奈。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春天逝去的無限感慨和對遠方思唸的深切表達。

陳霆

明浙江德清人,字聲伯。弘治十五年進士。授刑科給事中。正德初以忤劉瑾謫判六安,瑾誅復起,歷山西提學僉事卒。博洽多聞,工詩、詞、古文,留心風教。有《唐餘紀傳》、《兩山墨談》、《山堂瑣語》、《水南稿》、《渚山堂詩話》、《渚山堂詞話》。 ► 22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