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歌行

· 石珝
黃牛將犢雞將雛,辛苦不異汝與君。 一朝雛犢背母死,灑露空成草頭水。 樑間紫燕輕復斜,誰歌烏衣野草花。 紡磚尚有未完線,繡帖猶藏舊縷紗。 吁嗟吾兒不還家,城南愁殺雙慈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黃牛:指母牛。
  • :帶領。
  • :小牛。
  • :小雞。
  • 汝與君:你和他,指人類。
  • 一朝:一旦。
  • 背母:離開母親。
  • 灑露:露水。
  • 草頭水:露水在草尖上的樣子。
  • 紫燕:燕子的一種。
  • 輕復斜:輕盈地飛翔。
  • 烏衣:燕子的別稱。
  • 紡磚:紡錘,用來紡線的工具。
  • 繡帖:繡花的圖案或模板。
  • 舊縷紗:舊的線紗。
  • 吁嗟:嘆息聲。
  • 吾兒:我的孩子。
  • 雙慈鴉:指慈愛的烏鴉,這裏比喻母親。

翻譯

黃牛帶着小牛,母雞帶着小雞,它們的辛苦與你我無異。一旦小牛小雞離開了母親死去,那露水就像草尖上的淚水。梁間的紫燕輕盈地飛翔,誰在歌唱那烏衣巷的野草花?紡錘上還有未完成的線,繡花的圖案裏還藏着舊時的線紗。唉,我的孩子還沒有回家,城南愁煞了那雙慈愛的烏鴉。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黃牛、母雞與它們幼崽的關係,以及紫燕、紡錘、繡帖等意象,表達了作者對母子情深的感慨和對離別之痛的哀嘆。詩中「灑露空成草頭水」一句,巧妙地將露水比作母親失去孩子後的淚水,形象生動。結尾處「吁嗟吾兒不還家,城南愁殺雙慈鴉」更是深情地抒發了對遠方孩子的思念與擔憂,以及對母愛的無盡讚美。

石珝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