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書

· 石珝
嶧陽生孤桐,弦之以吳絲。 坐令風雨色,變出陽春詞。 可以養聖性,可以獻帝墀。 孤高諒有合,君子貴後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嶧陽:嶧山之南,嶧山位於今山東省鄒城市,古時以產優質桐木聞名。
  • 孤桐:指單獨生長的桐樹,因其木質適合製作琴瑟,故常被提及。
  • 吳絲:指吳地產的絲,這裏特指用於製作琴絃的優質絲線。
  • 陽春詞:指溫暖和煦的春天的歌曲或詩句,比喻美好的音樂或詩歌。
  • 聖性:指高尚純潔的品性。
  • 帝墀:帝王的臺階,這裏指宮廷或朝廷。
  • 孤高:指高潔而不隨流俗。
  • 後時:指時機成熟之後,或指長遠的時間。

翻譯

在嶧山之南,生長着一棵孤獨的桐樹,用吳地產的絲線製成琴絃。 只需輕輕一彈,便能使風雨變色,奏出如陽春般溫暖的樂曲。 這樣的音樂可以陶冶人的高尚品性,也可以獻給帝王,供其欣賞。 真正的高潔之士,總是懂得在適當的時機展現自己,這纔是君子所貴。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述嶧陽孤桐與吳絲琴絃的結合,展現了音樂的神奇力量和美妙效果。詩中「坐令風雨色,變出陽春詞」一句,巧妙地運用了誇張手法,表達了音樂能夠改變自然景象、喚起人們內心美好情感的意境。後兩句則通過音樂的功用,隱喻了君子應具備的品質:不僅要有高尚的品性,還要懂得選擇合適的時機展現自己,體現了儒家「時中」的智慧。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音樂與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

石珝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