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離郊園留示弟侄

· 許渾
身賤與心違,秋風生旅衣。 久貧辭國遠,多病在家稀。 山暝客初散,樹涼人未歸。 西都萬餘裏,明旦別柴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身賤:身份低微。
  • 心違:心願與現實不符。
  • 旅衣:旅途中的衣物。
  • 辤國:離開國家,指離開京城。
  • 西都:指長安,唐代的首都。
  • 柴扉:簡陋的門。

繙譯

我身份低微,心願與現實不符,鞦風中,我的旅衣顯得格外單薄。 因爲長時間貧睏,我離開了繁華的京城,又因爲多病,家中也少有人來訪。 山色漸暗,客人們剛剛散去,樹影婆娑,人們還未歸來。 西都長安離這裡有萬裡之遙,明天一早,我將告別這簡陋的家門。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許渾因身份低微、生活貧睏而離鄕背井的無奈與哀愁。詩中,“鞦風生旅衣”一句,既描繪了季節的變遷,也暗示了詩人漂泊無依的境遇。後兩句通過對“山暝”與“樹涼”的描寫,進一步烘托出詩人孤獨淒涼的心境。結尾的“明旦別柴扉”則預示了詩人即將踏上新的旅程,充滿了對未來的不確定和憂慮。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對未來的無限遐想。

許渾

許渾

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詩人,潤州丹陽(今江蘇丹陽)人。晚唐最具影響力的詩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詩,專攻律體;題材以懷古、田園詩為佳,藝術則以偶對整密、詩律純熟為特色。唯詩中多描寫水、雨之景,後人擬之與詩聖杜甫齊名,並以「許渾千首詩,杜甫一生愁」評價之。成年後移家京口(今江蘇鎮江)丁卯澗,以丁卯名其詩集,後人因稱「許丁卯」。許詩誤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陽城東樓》。 ► 5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