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尹懋秋夜遊㴩湖二首

· 張均
遠水沈西日,寒沙聚夜鷗。 平湖乘月滿,飛棹接星流。 黃葉鳴悽吹,蒼葭掃暗洲。 願移滄浦賞,歸待潁川遊。
拼音

所属合集

#湖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shěn):沉沒,這裏指夕陽沉入水中。
  • 聚夜鷗:夜晚聚集的鷗鳥。
  • 平湖:平靜的湖面。
  • 飛棹:快速划動的船槳。
  • 星流:流星,這裏比喻船隻快速行駛的樣子。
  • 黃葉:秋天的落葉。
  • 悽吹:淒涼的風聲。
  • 蒼葭:蒼翠的蘆葦。
  • 暗洲:昏暗的沙洲。
  • 滄浦:廣闊的水邊。
  • 潁川:地名,今河南省許昌市一帶。

翻譯

遠方的水面沉沒了西下的太陽,寒冷的沙灘上夜鷗聚集。 平靜的湖面被月光填滿,船槳快速划動,彷彿與流星競速。 黃葉在淒涼的風中沙沙作響,蒼翠的蘆葦輕掃着昏暗的沙洲。 我願將這廣闊水邊的景色移至他處欣賞,待到歸去時,再帶着這份美好遊歷潁川。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秋夜湖邊的靜謐景象,通過遠水、寒沙、夜鷗等自然元素,營造出一種寧靜而略帶憂鬱的氛圍。詩中「平湖乘月滿,飛棹接星流」一句,以月光和流星爲喻,形象地描繪了夜晚湖上的美景和船隻的快速移動,展現了詩人對自然景色的敏銳觀察和細膩感受。結尾表達了詩人對未來旅行的期待,將眼前的景色與未來的遊歷相結合,增添了詩意的深度。

張均

唐河南洛陽人。張說子。玄宗開元四年進士。天寶中累遷兵部侍郎、刑部尚書。後貶建安太守,遷大理卿。受安祿山僞命任中書令。肅宗立,論罪,免死長流合浦。有集。 ► 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