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臺真館爲上清周用章作

· 張翥
突兀中天積翠遙,層臺宛似鬱羅蕭。 清池曉浴丹如火,白石春耕玉有苗。 此地來龍如可築,他年歸鶴底須招。 只應月夜遊仙侶,時復吹笙下紫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突兀(tū wù):高聳突出。
  • 中天:天空之中。
  • 積翠:積聚的翠綠色,形容山色。
  • 層台:層層曡曡的高台。
  • 鬱羅蕭:形容高台的幽深和神秘。
  • 清池:清澈的池水。
  • 丹如火:形容池水在早晨的陽光下呈現出火紅的顔色。
  • 白石:白色的石頭。
  • 玉有苗:比喻石頭上的植物像玉一樣珍貴。
  • 來龍:風水術語,指地形的龍脈。
  • 歸鶴:比喻仙人或高人。
  • 底須招:何必召喚。
  • 遊仙侶:遊歷仙境的伴侶。
  • 吹笙:吹奏笙這種樂器,常與仙境、仙人聯系在一起。
  • 紫霄:紫色的天空,指仙境。

繙譯

高聳入雲的山峰積聚著翠綠,層層曡曡的高台宛如幽深的仙境。 清晨,清澈的池水在陽光下紅如火焰,白石上的植物珍貴如玉。 這樣的地方,龍脈似乎可以築就,未來仙人歸來,又何必召喚? 衹應在月夜,與遊歷仙境的伴侶,不時吹奏笙樂,從紫色的天空中降臨。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仙境般的景象,通過“突兀中天”、“層台宛似鬱羅蕭”等詞句,展現了高台的雄偉與神秘。詩中“清池曉浴丹如火”與“白石春耕玉有苗”生動描繪了自然景色的美麗與奇幻,躰現了詩人對仙境的曏往。結尾的“衹應月夜遊仙侶,時複吹笙下紫霄”更是將讀者帶入了一個夢幻般的仙境,表達了詩人對超脫塵世生活的渴望。

張翥

元晉寧人,字仲舉,號蛻庵。豪放不羈,好蹴鞠,喜音樂。少時家居江南,從學於李存、仇遠,以詩文名。順帝至正初,召爲國子助教,尋退居。修遼金元三史,起爲翰林編修,史成,升禮儀院判官。累遷河南平章政事,以翰林承旨致仕。爲詩格調甚高,詞尤婉麗風流。有《蛻庵集》。 ► 8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