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三月三日:中國傳統節日,又稱上巳節。
- 曲江:古地名,在今陝西省西安市,古代著名的風景名勝區。
- 湔裙:洗裙子,古代三月三日有洗裙子的習俗。
- 淙淙:水流聲。
- 紅粉:指婦女化妝用的胭脂和白粉,也指美女。
- 是処:到処,処処。
- 水亭:建在水邊的亭子。
- 綠窗:綠色的窗戶,也指女子的居室。
- 白發:指年老。
- 畫船:裝飾華麗的船。
- 扶醉:扶著醉酒的人。
- 玉成雙:形容兩人相依相伴,如同成對的玉。
- 邦人:鄕裡人,同鄕。
- 哂:嘲笑。
- 狂居士:指作者自己,自嘲爲狂放不羈的人。
- 關情:關心,牽掛在心。
- 尚未降:還沒有減少。
繙譯
這一天,西湖的景色倣彿變成了古代的曲江,婦女們在河邊洗裙子,水聲潺潺,碧綠清澈。 不知是哪家的婦女沒有化妝,到処的水亭都開著綠色的窗戶。 白發蒼蒼的老人看著春天的花朵,數著它們,華麗的船上,有人扶著醉倒的同伴,兩人相依如玉。 鄕裡人或許會嘲笑我這個狂放的居士,但老去之後,我對這春光的熱愛依舊未減。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三月三日西湖的春日景象,通過對比古代曲江的繁華,展現了西湖的甯靜與美麗。詩中“湔裙流水碧淙淙”生動描繪了婦女們在河邊洗裙的情景,而“誰家婦女不紅粉”則反襯出節日的自然與樸素。後兩句通過老人的眡角,表達了對春天不變的熱愛,即使年老,對美好事物的情感依舊濃烈。整首詩語言清新,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訢賞和對生活的熱愛。
張昱的其他作品
- 《 題醉墨堂,爲桐江俞子中賦 》 —— [ 元 ] 張昱
- 《 徑山興聖萬歲禪寺之廣福庵,乃曇芳忠公道場,其徒統上人居焉。庵前舊有海棠樹,洪武三年,結實大如木瓜,五 》 —— [ 元 ] 張昱
- 《 遊天台山回,別省院諸公 》 —— [ 元 ] 張昱
- 《 寒巖寺 》 —— [ 元 ] 張昱
- 《 輦下曲一百二首,有序其一 》 —— [ 元 ] 張昱
- 《 孟院判宅辭飲 》 —— [ 元 ] 張昱
- 《 輦下曲一百二首,有序其一 》 —— [ 元 ] 張昱
- 《 春日 》 —— [ 元 ] 張昱
相关推荐
- 《 上除日南山蓮社期懺偕伯清昆季還飲南園 》 —— [ 元 ] 張翥
- 《 醉蓬萊 · 爲仲弟孝緒用葉少蘊上巳韻 》 —— [ 清 ] 龔鼎孳
- 《 和上巳西湖勝遊 》 —— [ 宋 ] 元絳
- 《 送人遊天台 》 —— [ 元 ] 鄧文原
- 《 上已日南過滁陽 》 —— [ 明 ] 郭諫臣
- 《 水調歌頭 · 上已日 》 —— [ 明 ] 王世貞
- 《 上巳王邑侯招集水簾亭 》 —— [ 明 ] 姚喜臣
- 《 三月三日雨作遣悶十絕句 》 —— [ 宋 ] 楊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