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日,湖上作二首

· 張昱
此日西湖似曲江,湔裙流水碧淙淙。 誰家婦女不紅粉,是處水亭皆綠窗。 白髮看花春可數,畫船扶醉玉成雙。 邦人何哂狂居士,老至關情尚未降。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所属合集

#上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三月三日:中國傳統節日,又稱上巳節。
  • 曲江:古地名,在今陝西省西安市,古代著名的風景名勝區。
  • 湔裙:洗裙子,古代三月三日有洗裙子的習俗。
  • 淙淙:水流聲。
  • 紅粉:指婦女化妝用的胭脂和白粉,也指美女。
  • 是處:到處,處處。
  • 水亭:建在水邊的亭子。
  • 綠窗:綠色的窗戶,也指女子的居室。
  • 白髮:指年老。
  • 畫船:裝飾華麗的船。
  • 扶醉:扶着醉酒的人。
  • 玉成雙:形容兩人相依相伴,如同成對的玉。
  • 邦人:鄉里人,同鄉。
  • :嘲笑。
  • 狂居士:指作者自己,自嘲爲狂放不羈的人。
  • 關情:關心,牽掛在心。
  • 尚未降:還沒有減少。

翻譯

這一天,西湖的景色彷彿變成了古代的曲江,婦女們在河邊洗裙子,水聲潺潺,碧綠清澈。 不知是哪家的婦女沒有化妝,到處的水亭都開着綠色的窗戶。 白髮蒼蒼的老人看着春天的花朵,數着它們,華麗的船上,有人扶着醉倒的同伴,兩人相依如玉。 鄉里人或許會嘲笑我這個狂放的居士,但老去之後,我對這春光的熱愛依舊未減。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三月三日西湖的春日景象,通過對比古代曲江的繁華,展現了西湖的寧靜與美麗。詩中「湔裙流水碧淙淙」生動描繪了婦女們在河邊洗裙的情景,而「誰家婦女不紅粉」則反襯出節日的自然與樸素。後兩句通過老人的視角,表達了對春天不變的熱愛,即使年老,對美好事物的情感依舊濃烈。整首詩語言清新,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欣賞和對生活的熱愛。

張昱

元明間廬陵人,字光弼,號一笑居士,又號可閒老人。歷官江浙行省左、右司員外郎,行樞密院判官。晚居西湖壽安坊,屋破無力修理。明太祖徵至京,厚賜遣還。卒年八十三。有《廬陵集》。 ► 1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