邠州詞獻高尚書三首

· 李涉
將家難立是威聲,不見多傳衛霍名。 一自元和平蜀後,馬頭行處即長城。
拼音

所属合集

#長城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邠州:古代地名,今陝西省彬縣一帶。
  • 將家:指軍事家族或軍事將領。
  • 威聲:威名,聲望。
  • 衛霍:指西漢名將衛青和霍去病,兩人都是漢武帝時期的著名將領,以抗擊匈奴聞名。
  • 元和平蜀:指唐朝元和年間(806-820年)的平定蜀地(今四川一帶)的戰役。
  • 馬頭行処:指軍隊行進的地方。

繙譯

在軍事家族中,難以樹立的是威名,不見得有多少人傳頌衛青和霍去病的名聲。自從元和年間平定了蜀地之後,軍隊行進的地方就像是長城一樣堅固。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軍事家族威名的探討,以及對歷史名將衛青和霍去病的提及,表達了作者對軍事成就的看法。詩中“一自元和平蜀後,馬頭行処即長城”一句,既展現了唐朝平定蜀地的軍事勝利,也隱喻了軍隊所到之処如同長城般堅不可摧,躰現了作者對國家軍事力量的自豪與贊美。

李涉

李涉(約806年前後在世),唐代詩人。字不詳,自號清溪子,洛陽(今河南洛陽)人。早歲客梁園,逢兵亂,避地南方,與弟李渤同隱廬山香爐峯下。後出山作幕僚。憲宗時,曾任太子通事舍人,尋以結近幸,爲諫議大夫孔戣劾奏,貶爲峽州(今湖北宜昌)司倉參軍,在峽中蹭蹬十年,遇赦放還,復歸洛陽,隱於少室。文宗大和(公元827年-公元835年)中,任國子博士,世稱“李博士”。著有《李涉詩》一卷。存詞六首。 ► 1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