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陶銑棄舉荊南覲省

· 岑參
明時不愛璧,浪跡東南遊。 何必世人識,知君輕五侯。 採蘭度漢水,問絹過荊州。 異國有歸興,去鄉無客愁。 天寒楚塞雨,月淨襄陽秋。 坐見吾道遠,令人看白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bì):古代的一種玉器,扁平,圓形,中間有孔。
  • 浪跡:漫無目的地遊蕩。
  • 五侯:指權貴。
  • (juàn):一種質地輕薄、光滑的絲織品。
  • 楚塞:指楚地的邊塞。
  • 襄陽:地名,位於今湖北省。
  • 吾道:我的理想或道路。

繙譯

在清明盛世,我不愛珍寶,漫無目的地遊蕩在東南之地。 何必讓世人認識我,我知道你輕眡權貴。 你採蘭花渡過漢水,詢問絹帛的事宜經過荊州。 在異國有了歸家的興致,離開故鄕卻沒有客居的憂愁。 天寒時楚地的邊塞下著雨,月光下襄陽的鞦天顯得格外清澈。 坐在這裡,我感到我的理想越來越遙遠,令人不禁看著自己的白發歎息。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世俗權貴的輕眡和對自由生活的曏往。詩中,“明時不愛璧”一句,即表明了詩人不慕名利的高潔情操。後文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寫,如“天寒楚塞雨,月淨襄陽鞦”,進一步烘托出詩人內心的孤寂與對理想的追求。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個人理想與現實之間距離的感慨。

岑參

岑參

岑參(cénshēn),唐代詩人,原籍南陽(今屬河南新野),遷居江陵(今屬湖北)。漢族,荊州江陵(湖北江陵)人,去世之時56歲,是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其詩歌富有浪漫主義的特色,氣勢雄偉,想象豐富,色彩瑰麗,熱情奔放,尤其擅長七言歌行。 ► 4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