涿鹿道中早秋

春光二月攬徵裘,未及都門己報秋。 望闕漸依天日近,計程多爲水雲留。 將歸燕子低相掠,乍冷蟬聲咽未休。 宦味自憐真似水,隨緣猶作帝鄉遊。
拼音

所属合集

#七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攬徵裘(lǎn zhēng qiú):指穿着皮袍,古代士大夫的服飾。
望闕(wàng què):指眺望皇宮。
水雲(shuǐ yún):指雨水和雲彩。
燕子(yàn zǐ):指燕子飛翔。
宦味(huàn wèi):指官場的滋味。
帝鄉(dì xiāng):指皇宮。

翻譯

春光明媚的二月,穿着皮袍出行,卻還未到達都城就感受到了秋意。眺望皇宮,彷彿已經接近了天日,行程中常常因爲雨水和雲彩而停留。即將歸去的燕子低飛着,偶爾寒意襲來,蟬鳴聲還未停息。官場的滋味讓人自憐,彷彿隨緣在皇宮中游蕩。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早秋時節的景象,通過詩人的行程和感受,展現了一種別樣的意境。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比喻,將古代士大夫的行程與官場生活相結合,表達了對現實生活的感慨和思考。整體氛圍清新脫俗,意境優美。

李孫宸

明廣東香山人,字伯襄。萬曆四十一年進士。教習庶吉士。崇禎間官至南京禮部尚書。性孝友廉介。詩祖《三百篇》,書法祖魏晉,草篆隸楷皆工。有《建霞樓集》。 ► 12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