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百詠和馮學士海粟作

· 明本
見非恍惚夢非神,雪後霜前分外真。 疏影暗消三弄月,半聯悽斷獨吟人。 歲寒搖落孤根在,江驛荒涼往事塵。 碎嚼幽香清可挹,玉奴無復更臨春。
拼音

所属合集

#梅花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恍惚(huǎng hū):模糊不清,難以捉摸。
  • 三弄月:指月光下的三次賞梅。
  • 半聯:指詩句的一半,這裏可能指詩句中的某個部分。
  • 悽斷:悲傷至極,斷絕。
  • 獨吟人:獨自吟詩的人。
  • 歲寒搖落:指在寒冷的歲月中,梅花依然堅強地開放。
  • 江驛荒涼:江邊的驛站顯得荒涼。
  • 往事塵:過去的記憶如同塵埃。
  • 幽香:淡淡的香氣。
  • (yì):汲取,引申爲欣賞。
  • 玉奴:指梅花,古時對梅花的雅稱。

翻譯

所見並非模糊不清,夢境亦非神遊,雪後霜前的梅花分外真實。 疏落的影子在月光下三次賞梅時暗自消逝,半句詩句悲傷至極,只有獨自吟詩的人能體會。 在寒冷的歲月中,梅花孤獨地開放,江邊的驛站顯得荒涼,往事如塵埃般消散。 細細品味那淡淡的香氣,清雅可人,梅花無需再迎接春天的到來。

賞析

這首作品以梅花爲主題,通過對梅花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梅花的深情讚美和對孤獨、荒涼氛圍的深刻感受。詩中「雪後霜前分外真」一句,既描繪了梅花的堅韌,也體現了詩人對梅花的真摯情感。後句通過對梅花的幽香和孤獨的描繪,進一步加深了詩的意境,展現了梅花的清雅和詩人的孤寂。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是一首優秀的詠梅之作。

明本

元僧。杭州新城人,號中峯,俗姓孫。仁宗賜號佛慈圓照廣慧禪師。 ► 8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