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投簡陽明洞天作

· 元稹
中分春一半,今日半春徂。 老惜光陰甚,慵牽興緒孤。 偶成投祕簡,聊得泛平湖。 郡邑移仙界,山川展畫圖。 旌旗遮嶼浦,士女滿闉闍。 似木吳兒勁,如花越女姝。 牛儂驚力直,蠶妾笑睢盱。 怪我攜章甫,嘲人託鷓鴣。 閭閻隨地勝,風俗與華殊。 跣足沿流婦,丫頭避役奴。 雕題雖少有,雞卜尚多巫。 鄉味尤珍蛤,家神愛事烏。 舟船通海嶠,田種繞城隅。 櫛比千艘合,袈裟萬頃鋪。 亥茶闐小市,漁父隔深蘆。 日腳斜穿浪,雲根遠曳蒲。 凝風花氣度,新雨草芽蘇。 粉壞梅辭萼,紅含杏綴珠。 薅餘秧漸長,燒後葑猶枯。 綠綟高懸柳,青錢密辮榆。 馴鷗眠淺瀨,驚雉迸平蕪。 水靜王餘見,山空謝豹呼。 燕狂捎蛺蝶,螟掛集蒲盧。 淺碧鶴新卵,深黃鵝嫩雛。 村扉以白板,寺壁耀赬糊。 禹廟才離郭,陳莊恰半途。 石帆何峭嶢,龍瑞本縈紆。 穴爲探符坼,潭因失箭刳。 堤形彎熨斗,峯勢踊香爐。 幢蓋迎三洞,煙霞貯一壺。 桃枝蟠復直,桑樹亞還扶。 鱉解稱從事,鬆堪作大夫。 榮光飄殿閣,虛籟合笙竽。 庭狎仙翁鹿,池遊縣令鳧。 君心除健羨,扣寂入虛無。 岡蹋翻星紀,章飛動帝樞。 東皇提白日,北斗下玄都。 騎吏裙皆紫,科車幰盡朱。 地侯鞭社伯,海若跨天吳。 霧噴雷公怒,煙揚竈鬼趨。 投壺憐玉女,噀飯笑麻姑。 果實經千歲,衣裳重六銖。 瓊杯傳素液,金匕進雕胡。 掌裏承來露,柈中釣得鱸。 菌生悲侷促,柯爛覺須臾。 稊米休言聖,醯雞益伏愚。 鼓鼙催暝色,簪組縛微軀。 遂別真徒侶,還來世路衢。 題詩嘆城郭,揮手謝妻孥。 幸有桃源近,全家肯去無。
拼音

所属合集

#春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陽明洞天:道教名山,指浙江紹興的會稽山,與道教南宗始祖王陽明有關。
  • 投簡:古代書信的一種形式,類似於投遞信札。
  • 祕簡:祕密的書信或信件。
  • 平湖:平靜的湖面。
  • 闉闍(yín cáo):城門內,指城市。
  • 吳兒越女:分別指吳地和越地的人,此處形容當地居民。
  • 俚俗俚語:俚(lí),方言土語;俚俗俚語指民間常用的簡單直接的語言。
  • 雞卜:用雞毛占卜吉凶。
  • :指從事迷信活動的人。
  • 海嶠(qiào):海邊的高山。
  • 僧侶袈裟:僧人的長袍。
  • 亥茶:指深夜的茶市。
  • 魚父:捕魚的人。
  • 蒲盧:水鳥名,即鷺鷥。
  • 藻梲(zhuó):古代宮殿或廳堂樑上的裝飾。
  • 赬糊:紅色的泥漿,用於塗抹牆壁。
  • 陳莊:地名,可能位於去陽明洞天的路上。
  • 石帆龍瑞:形容山石奇特,似龍瑞祥。
  • 失箭刳(kū):傳說中的龍宮失去寶箭而形成的深潭。
  • 熨斗香爐:比喻山峯形狀。
  • 幢蓋:道教法器,類似傘蓋。
  • 三洞:道教指神仙居住的三個重要洞府。
  • 笙竽:兩種樂器,此處形容音樂和諧。
  • 縣令鳧:縣令出行乘坐的鴨子形狀的舟船。
  • 健羨:健康長壽的願望。
  • 帝樞:指天帝的權力中心。
  • 東皇:古代神話中的太陽神。
  • 北斗:指北斗七星。
  • 科車:華麗的車子。
  • 社伯:土地神。
  • 天吳:古代神話中的水神。
  • 醋娘:形容人脾氣暴躁。
  • 麻姑:古代傳說中的仙女。
  • 六銖:古代重量單位,極輕。
  • 雕胡:小米,又稱菰米。
  • 菌生:形容壽命短暫。
  • 柯爛:樹枝腐爛。
  • 稊米:比喻微不足道的事物。
  • 醯雞:醋罈子裏的小蟲,比喻人自以爲是。
  • 鼓鼙(pí):戰鼓,代指戰爭。
  • 簪組:官職的象徵,這裏指世俗束縛。
  • 真徒侶:道教中的仙人或修行者。
  • 城郭:城市。
  • 桃源:桃花源,指理想中的隱居之地。

翻譯

春天已經過半,今天更是春天的一半匆匆流逝。 年老的人格外珍惜光陰,懶散的心情難以提起興致。 隨意寫封信投入祕信箱,暫且乘船漫遊平靜的湖面。 郡城彷彿成了仙境,山水如畫般展開。 旗幟遮蔽了島嶼,男女市民聚集在城門內外。 吳地的孩子們強壯有力,越地的女子如花嬌豔。 農夫驚歎力氣的價值,養蠶的女子歡笑連連。 他們驚訝我身着禮服,嘲笑我寄信的方式如同託付鷓鴣。 無論何處都有美好的風景,風俗習慣與中原大不相同。 赤腳的婦女沿着溪流走,丫頭們躲避勞役的奴僕。 雖然少見刻臉的習俗,但占卜之事仍多由巫婆操持。 海鮮尤其是蛤蜊特別珍貴,家中供奉的神靈偏愛烏鴉。 船隻通向海邊的高地,農田環繞城郊。 密集的舟船連成一片,僧侶的袈裟覆蓋廣闊的田野。 深夜茶市熱鬧非凡,漁夫隱於蘆葦深處。 陽光穿過波浪,雲朵拖着長長的影子。 微風吹過,花香四溢,新雨滋潤草木復甦。 梅花花瓣脫落,杏花含苞待放。 稻田裏的秧苗漸長,燒過的田埂仍然乾枯。 柳樹上綠葉如錢密佈,榆樹上青錢狀的果實垂掛。 鷗鳥在淺水邊棲息,野雉在草地間奔突。 山川靜謐,彷彿王餘鳥出現,山中空蕩,似有豹子呼喚。 燕子追逐蝴蝶,螟蛾聚集在蒲草叢中。 鶴巢新添了蛋,鵝雛披着黃色的絨毛。 村舍用白板裝飾,寺廟的牆壁塗以赤紅色。 從禹廟到陳莊,路程適中。 石帆峭立,龍瑞曲折。 洞穴因神祕符號而開裂,潭水因寶箭失落而深邃。 堤岸彎曲如熨斗,山峯挺拔如香爐。 道教儀式在三洞洞府舉行,煙霞匯聚於仙境之壺。 桃樹枝條盤旋交錯,桑樹高低錯落。 龜甲能助官員行事,松樹可做大夫象徵。 光芒照耀殿宇,空靈的樂聲和諧共鳴。 仙翁與鹿嬉戲於庭院,縣令乘船遊弋於池塘。 除去塵世的慾望,進入清靜虛無的境地。 星辰變換,天帝的意志影響萬物。 東方之神升起白日,北斗指向幽深的玄都。 騎吏的裙襬皆是紫色,華麗的車子盡顯硃紅。 土地神鞭打社伯,海神駕馭天吳。 雷公怒吼,竈神忙碌。 酒壺投擲遊戲,麻姑噴飯嬉笑。 果實歷經千年,衣物輕薄如絲。 瓊杯傳遞聖潔的酒液,金匕盛裝精緻的菰米。 掌心捧起露珠,餐盤中釣得鮮美鱸魚。 菌類生長感嘆生命的短暫,樹木朽爛瞬間即逝。 微小事物無需談論聖賢,醋罈小蟲更顯愚昧。 戰鼓催促夜幕降臨,官場束縛了人身自由。 告別仙人朋友,重返世俗道路。 題詩感嘆城郭變遷,揮手告別家人。 幸好桃花源近在咫尺,全家是否願意一同前往?

賞析

元稹的這首詩描繪了春分時節投簡陽明洞天(即會稽山)的所見所感,既有對自然景色的讚美,也有對當地風俗人情的描繪,以及對道教文化的融入。詩中通過細膩的筆觸,展現了春天的生機勃勃,如「日腳斜穿浪」、「新雨草芽蘇」,以及對生活細節的刻畫,如「舟船通海嶠」、「村民習俗」。同時,詩人也藉機表達了對世俗生活的反思和對隱逸生活的嚮往,如「扣寂入虛無」、「幸有桃源近」。整首詩語言流暢,意境深遠,體現了詩人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獨特的藝術風格。

元稹

元稹

元稹,字微之,別字威明,唐洛陽人(今河南洛陽)。父元寬,母鄭氏。爲北魏宗室鮮卑族拓跋部後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孫。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樂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並稱“元白”。 ► 8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