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楊世子詩
太華五千仞,長河九萬里。
山川每蘊玉,人物多君子。
丞相朝所宗,太尉國之紀。
若人惟傑出,濟世承餘祉。
趨庭遵教義,博物兼文史。
奇聲振宛洛,雅論窮名理。
伊餘苦疲病,寂寞罕賓遊。
不言驅駟馬,於焉訪一丘。
縞紵始雲贈,膠漆乃相投。
優枕空長想,驂蹇遂無由。
忽此承來翰,華藻殊輝煥。
雖則濫吹噓,可以蠲憂嘆。
懷袖終不滅,掌握方留玩。
和風初應律,山鶯已復新。
芳菲徒自好,節物不關人。
勞歌雖有曲,無以報陽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太華:即華山,五嶽之一,位於陝西省。
- 仞:古代長度單位,一仞約爲八尺。
- 長河:指黃河。
- 蘊玉:比喻藏有寶貴之物。
- 丞相、太尉:古代官職,丞相爲百官之首,太尉掌管軍事。
- 趨庭:指在父親面前行走,引申爲接受父訓。
- 博物:博學多識。
- 雅論:高雅的言論。
- 名理:事物的名稱和道理。
- 賓遊:賓客往來。
- 縞紵:白色的細布,這裏指純潔的友誼。
- 膠漆:比喻關係親密,不可分離。
- 優枕:舒適的枕頭,比喻安逸的生活。
- 驂蹇:指馬車,比喻行動。
- 來翰:指來信。
- 華藻:華麗的文辭。
- 蠲:消除。
- 懷袖:藏在懷中,比喻珍藏。
- 應律:應和樂律,指春天到來。
- 芳菲:花草的芳香。
- 勞歌:勞動時的歌謠。
翻譯
華山高聳五千仞,黃河綿延九萬里。 山川之間藏珍寶,衆多人物皆君子。 丞相爲朝中楷模,太尉是國家的支柱。 此人傑出非凡,繼承前人福祉,濟世安民。 遵循父訓,博學多識,文史兼備。 聲名遠揚宛洛,高論深究名理。 我因病苦,少有賓客往來。 不曾驅車遠遊,只在山丘間尋訪。 純潔友誼初結,親密無間如膠漆。 安逸生活空想,行動受限無由。 忽然接到你的來信,文辭華麗,光彩奪目。 雖自謙爲吹噓,卻足以消除憂愁。 我將珍藏此信,手中把玩不已。 春風初至,山鶯更新。 花草雖美,與時節無關。 勞動之歌雖有曲調,卻無法報答春光。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自然景觀的宏偉描繪,展現了作者對高尚人格和深厚友情的讚美。詩中「太華五千仞,長河九萬里」以誇張手法描繪了山河的壯麗,象徵着國家的繁榮昌盛。後文通過對丞相、太尉等人物的讚美,表達了作者對治國理政者的敬仰。詩中還體現了作者對友情的珍視,以及對個人境遇的感慨。結尾處,作者以春天的到來和勞動之歌的無法回報,隱喻了個人對時代變遷的無奈和對美好事物的嚮往。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作者深厚的文學功底和豐富的人生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