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之死
所属合集
譯文
註釋
- 壁:修築營壘。
- 楚歌:楚國的歌曲。
- 幸從:受寵幸而跟隨在身邊。
- 騅(zhuī):毛色青白相雜的馬。
- 逝:奔馳。
- 闋(què):量詞,歌曲或詞,一首爲一闋。
- 和(hè):應和。
- 麾下:部下。
- 直夜:當夜。
- 潰圍:突破包圍。
- 平明:天剛亮的時候。
- 屬(zhǔ):跟隨。
- 陰陵:地名。
- 田父(fǔ):農夫。
- 紿(dài):欺騙。
- 自度(duó):自己估計,揣測。
- 刈(yì)旗:砍倒軍旗。
- 四向:面向四面。
- 期:約定。
- 山東:山的東面 。
- 披靡:草木隨風倒伏,文中形容軍隊潰敗。
- 瞋(chēn)目:瞪大眼睛 。
- 叱(chì):大聲呵斥。
- 辟易:退避,這裏指驚嚇後退。
- 亡:損失。
- 伏:佩服,敬服。
- <木義>(yì)船:使船靠岸。
- 購:懸賞徵求。
- 爲若德:算是給你做件好事。
翻譯
項王的軍隊在垓下修築了營壘,兵少糧盡,漢軍及諸侯的軍隊把他團團包圍了好幾層。深夜,聽到漢軍在四面唱着楚地的歌,項王大爲吃驚,說:「難道漢軍已經完全佔領了楚地?怎麼楚國人這麼多呢!」項王於是夜裏起來,在帳中飲酒。有美人名虞,一直受寵跟在項王身邊;有駿馬名騅,項王一直騎着。這時候,項王不禁慷慨悲歌,自己作詩吟唱道:「力量能拔山啊,英雄氣概舉世無雙,時運不濟呀騅馬不再往前闖!騅馬不往前闖啊可怎麼辦,虞姬呀虞姬,怎麼安排你才妥善呀!」項王唱了幾遍,美人虞姬應和着一同唱歌。項王眼淚一道道流下來,左右侍者也都跟着落淚,沒有一個人能擡起頭來看他。
於是項王騎上馬,部下壯士八百多人騎馬跟在後面,趁夜突破重圍,向南衝出,飛馳而逃。天快亮的時候,漢軍才發覺,命令騎將灌嬰帶領五千騎兵去追趕。項王渡過淮河,能跟上的部下壯士只剩下一百多人了。項王到達陰陵,迷了路,去問一個農夫,農夫騙他說:「向左走。」項王帶人向左,卻陷進了大沼澤地中。因此,漢兵追上了他們。項王又帶着騎兵向東跑,到達東城,這時就只剩下二十八人。漢軍騎兵追趕上來的有幾千人。項王自己估計不能逃脫了。對他的騎兵說:「我帶兵起義至今已經八年,親自打了七十多仗,抵擋我的敵人都被打垮,我攻擊的敵人無不降服,從來沒有失敗過,因而能夠稱霸,據有天下。可是如今終於被困在這裏,這是上天要滅亡我,決不是作戰的過錯。今天肯定得決心戰死了,我願意給諸位打個痛痛快快的仗,一定勝它三回,給諸位衝破重圍,斬殺漢將,砍倒軍旗,讓諸位知道的確是上天要滅亡我,決不是作戰的過錯。」
於是把騎兵分成四隊,面朝四個方向。漢軍把他們包圍了好幾層。項王對騎兵們說:「我來給你們拿下一員漢將!」命令四面騎兵驅馬飛奔而下,約定衝到山的東邊,分作三處集合。於是項王高聲呼喊着衝了下去,漢軍像草木隨風倒伏一樣潰敗了,項王殺掉了一名漢將。這時,赤泉侯爲漢軍騎將,在後面追趕項王,項王瞪大眼睛呵叱他,赤泉侯連人帶馬都嚇壞了,倒退了好幾裏。項王與他的騎兵在三處會合了 。漢軍不知項王的去向,就把部隊分成三路,再次包圍上來。項王驅馬衝了上去,又斬了一名漢軍都尉,殺死有幾十上百人,再一次召集他的騎兵,發現僅僅損失了兩個人。項王問騎兵們:「怎麼樣?」騎兵們都敬服地說:「正像大王說的那樣。」
這時候,項王想要向東渡過烏江。烏江亭長把船靠岸等待項王,對項王說:「江東雖然小,但土地縱橫各有一千里,民衆有幾十萬,也足夠稱王啦。希望大王快快渡江。現在只有我這兒有船,漢軍到了,沒法渡過去。」項王笑了笑說:「上天要滅亡我,我還渡烏江干什麼!再說我和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西征,如今沒有一個人回來,縱使江東父老兄弟憐愛我讓我做王,我又有什麼臉面去見他們?縱使他們不說什麼,我項籍難道心中沒有愧嗎?」 於是對亭長說:「我知道您是位忠厚長者,我騎着這匹馬征戰了五年,所向無敵,曾經日行千里,我不忍心殺掉它,把它送給您吧。」說完便命令騎兵都下馬步行,手持短兵器與追兵交戰。光項籍一個人就殺掉漢軍幾百人。項王身上也有十幾處負傷。項王回頭看見漢軍騎司馬呂馬童,說:「你不是我的老相識嗎?」呂馬童難爲情地面對着項王,指着王翳說:「這就是項王。」項王說:「我聽說漢王用千金懸賞徵求我的腦袋,並封給萬戶侯的爵位,我就把這份好處送你吧!」說完,自刎而死 。
賞析
《項羽之死》通過描述垓下之圍、東城快戰、烏江自刎這三個場景,生動而深刻地塑造了項羽這一悲劇英雄形象。在垓下之圍中,項羽四面楚歌時的慷慨悲歌,展現出他英雄氣短又兒女情長的一面,英雄末路的悲哀和無奈感躍然紙上。東城快戰部分,項羽明知不可爲而爲之,三次勝戰的描寫凸顯了他的勇猛善戰,儘管陷入絕境,卻依然有着無敵的英勇氣勢,同時也通過他堅持認爲是「天之亡我」而非自身作戰問題,體現了他的剛愎自用。烏江自刎場景將項羽的形象推向更高的層面,他拒絕渡江,認爲無顏見江東父老,這種對尊嚴的堅守,彰顯出他的高貴品格,其悲劇色彩也在此達到極致。司馬遷以細膩的筆觸,真實地刻畫了項羽這位個性鮮明、形象複雜的歷史人物,同時也蘊含了對歷史發展和人事命運的深刻思考 。

司馬遷
司馬遷的其他作品
- 《 史記 · 七十列傳 · 魏其武安侯列傳 》 —— [ 漢 ] 司馬遷
- 《 史記 · 十二本紀 · 周本紀 》 —— [ 漢 ] 司馬遷
- 《 史記 · 三十世家 · 韓世家 》 —— [ 漢 ] 司馬遷
- 《 史記 · 太史公自序 》 —— [ 漢 ] 司馬遷
- 《 史記 · 三十世家 · 留侯世家 》 —— [ 漢 ] 司馬遷
- 《 史記 · 十二本紀 · 殷本紀 》 —— [ 漢 ] 司馬遷
- 《 史記 · 十表 · 建元已來王子侯者年表 》 —— [ 漢 ] 司馬遷
- 《 史記 · 七十列傳 · 屈原賈生列傳 》 —— [ 漢 ] 司馬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