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夏夜過郭學士質夫館得流字

· 謝榛
客居度煩暑,仙館得清秋。 華露涼浮動,明河夜轉流。 思鄉還自賦,秉燭且同遊。 潦倒誰招隱,淮南桂樹幽。
拼音

所属合集

#六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煩暑:指悶熱;暑熱。讀音:(fán shǔ)
  • 仙館:仙人脩道及遊憩之所,這裡指郭學士的館捨。(xiān guǎn)
  • 華露:花上的露水。(huá lù)
  • 明河:指銀河。(míng hé)
  • 潦倒:指頹廢、失意的樣子。(liáo dǎo)
  • 招隱:招人歸隱。(zhāo yǐn)

繙譯

客居他鄕忍受著煩悶的暑熱,來到學士的館捨如同獲得了清涼的鞦天。 花朵上的露水在涼意中輕輕飄動,銀河在夜間流轉。 思鄕之情湧起,自己作詩抒發,手持蠟燭一同遊覽。 我這般失意,誰會邀請我歸隱呢?淮南的桂樹幽深寂靜。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季夏夜拜訪郭學士質夫館的情景和感受。詩的首聯通過對比,寫出了客居煩暑與仙館清鞦的差異,表現出詩人對郭學士館捨的喜愛。頷聯描寫了華露涼浮和明河夜轉的景象,營造出一種清涼、幽靜的氛圍。頸聯表達了詩人的思鄕之情,竝通過秉燭同遊的行爲來緩解這種情感。尾聯中詩人以潦倒自稱,流露出一種失意之感,同時借淮南桂樹的幽寂,暗示自己渴望歸隱的心境。整首詩情景交融,意境清幽,表達了詩人複襍的情感。

謝榛

明山東臨清人,字茂秦,自號四溟山人,又號脫屣山人。一目失明。刻意爲歌詩,有聲於時。嘉靖間至京師,與李攀龍、王世貞等結詩社,榛以布衣爲之長,稱五子。旋以論文與攀龍交惡,遂削其名於七子、五子之列。而秦晉諸王爭延致之,河南北皆稱謝先生,有《四溟集》。 ► 12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