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次叔父適庵先生六觀圖韻六首

· 李序
在淵靈物或飛天,禱雨何須叩祝蜒。 千尺白虹晴飲澗,半巖蒼樹晝迷煙。 雁山雲冷留飛錫,匡阜詩成憶謫仙。 自昔南遊看不厭,歸來欲寫作圖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在淵:深水之中。
  • 靈物:神奇的生物。
  • 禱雨:祈求降雨。
  • 叩祝蜒:叩頭祈求長蛇(古代傳說中的神物,能降雨)。
  • 白虹:白色的彩虹。
  • 飲澗:形容彩虹像在飲水。
  • 飛錫:僧人遠遊。
  • 匡阜:指廬山,古稱匡廬。
  • 謫仙:被貶謫的仙人,這裏指詩人自己。

翻譯

深水中的神奇生物或許能飛上天空,祈求降雨何須叩頭祈求長蛇。 千尺長的白色彩虹在晴天飲于山澗,半山腰的蒼翠樹木在白晝中迷濛如煙。 雁山的雲霧冷冽,彷彿有僧人留下飛錫,廬山的詩篇讓我憶起自己如同被貶的仙人。 自古以來南遊的景色總是看不厭,歸來後想要將這些美景繪成圖畫懸掛起來。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深邃的自然景象和詩人的內心感受。通過「靈物飛天」、「白虹飲澗」等意象,展現了自然的神奇與壯美。詩中「禱雨何須叩祝蜒」一句,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力量的敬畏與超脫。後聯通過「雁山雲冷」、「匡阜詩成」等描繪,抒發了詩人對遠方山水的嚮往與對自身境遇的感慨。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與人生的深刻感悟。

李序

元婺州東陽人,字仲倫。許謙弟子。爲文以《左》、《國》、《史》、《漢》爲標格,唐宋以下勿論。隱東白山,與陳樵相倡和。 ► 2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