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次叔父適庵先生六觀圖韻六首

· 李序
蒙茸高壁踞山樑,流彩霏霏似彗長。 玉氣氤氳春日暖,翠華縹緲白雲香。 陽坡十里橫煙樹,陰壑千尋長露篁。 坐向梧桐晞綠髮,採芳自葺薜蘿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蒙茸(méng róng):形容草木茂盛的樣子。
  • (jù):蹲或坐。
  • 山樑:山脊。
  • 流彩:流動的光彩。
  • 霏霏(fēi fēi):形容細雨紛飛的樣子。
  • (huì):彗星。
  • 氤氳(yīn yūn):形容煙或雲氣濃郁。
  • 縹緲(piāo miǎo):形容隱隱約約,若有若無。
  • 陽坡:向陽的山坡。
  • 陰壑(yīn hè):陰暗的山谷。
  • 露篁(lù huáng):露水覆蓋的竹子。
  • (xī):曬乾。
  • 綠髮:指年輕人的黑髮。
  • 薜蘿(bì luó):薜荔和女蘿,兩種植物,常用來指隱士的服裝。

翻譯

茂盛的草木覆蓋着高高的山壁,我坐在山脊上,眼前流動的光彩如同細長的彗星。春天的陽光溫暖,玉氣般濃郁的雲霧中,翠色的光彩在白雲間隱約飄香。向陽的山坡上,十里煙樹橫亙,陰暗的山谷裏,千尋長的竹子上長滿了露水。我坐在梧桐樹下,曬乾我的黑髮,採摘芳草自己編織隱士的衣裳。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山中隱居的寧靜景象,通過豐富的自然意象展現了隱士生活的恬淡與超脫。詩中「蒙茸高壁」、「流彩霏霏」等詞語生動描繪了山中的自然美景,而「玉氣氤氳」、「翠華縹緲」則傳達了春天的溫暖與生機。最後兩句「坐向梧桐晞綠髮,採芳自葺薜蘿裳」則表現了隱士自給自足、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生活態度。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嚮往和熱愛。

李序

元婺州東陽人,字仲倫。許謙弟子。爲文以《左》、《國》、《史》、《漢》爲標格,唐宋以下勿論。隱東白山,與陳樵相倡和。 ► 2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