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入松
虯枝撐月倚高寒。瘦影拂琅玕。露華冷沁蒼苔潤,更深後、萬籟聲乾。塵慮於時頓息,沖襟此際惟寬。
儼然妝飾整衣冠。獨抱素琴彈。鏗金戛玉何清趣,知音少、空自嗟嘆。志在高山流水,□驚別鶴離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虯枝(qiú zhī):盤曲的樹枝。
- 撐月:形容樹枝高聳,彷彿撐起月亮。
- 琅玕(láng gān):美玉,這裏形容月光下的樹影如玉般潔白。
- 露華:露水。
- 萬籟:自然界中的各種聲音。
- 聲乾(qián):聲音消失,寂靜。
- 沖襟:胸懷開闊。
- 鏗金戛玉(kēng jīn jiá yù):形容琴聲清脆悅耳。
- 知音:理解自己的人。
- 別鶴離鸞:比喻離別的悲涼。
翻譯
盤曲的樹枝高聳入雲,彷彿撐起了寒冷的月光。瘦削的樹影拂過如玉般潔白的地面。露水冷冷地沁入溼潤的蒼苔,夜深了,自然界的一切聲音都消失了。此時,塵世的煩惱頓時消散,胸懷變得開闊。
我整裝肅容,獨自彈奏素琴。琴聲清脆悅耳,卻知音難尋,只能空自嘆息。我的志向如同高山流水,卻驚動了別離的鶴與鸞,增添了離別的悲涼。
賞析
這首作品以夜晚的靜謐爲背景,通過描繪高聳的樹枝、冷冽的月光和寂靜的自然,營造出一種超脫塵世的氛圍。詩人通過「撐月」、「瘦影」等意象,展現了自然的壯美與孤獨。琴聲的描寫不僅增添了音樂的美感,也反映了詩人內心的孤寂與追求。整首詞情感深沉,意境高遠,表達了詩人對知音的渴望和對世俗的超然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