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入松 · 題來青樓
畫樓高出子城灣。卷幔見南山。堆有疊翠排天際,似蛾眉、巧綰雲鬟。風月四時長佔,星辰午夜宜攀。
蓬萊仙闕有無間。望處隔塵寰。何當養就昇天翼,恣翱翔、飛去飛還。縱目真窮寥廓,置身如履孱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子城:城外的小城。
- 卷幔:拉開窗簾。
- 南山:指畫樓南面的山。
- 疊翠:層層疊疊的綠色,形容山色。
- 蛾眉:古代美女的眉毛,這裏比喻山峯。
- 綰(wǎn):盤繞,繫結。
- 雲鬟:如雲的髮髻,形容山峯的形狀。
- 風月:指風景和月色。
- 星辰:星星。
- 蓬萊:傳說中的仙山。
- 仙闕:仙人的宮殿。
- 塵寰:塵世,人間。
- 昇天翼:比喻能夠飛昇的翅膀。
- 恣:任意,盡情。
- 翱翔:自由地飛翔。
- 寥廓:廣闊無垠的天空。
- 履:踩,踏。
- 孱顏:形容山峯高聳險峻。
翻譯
畫樓高高聳立在城外的小城灣邊,拉開窗簾就能看到南面的山。山峯層層疊疊,綠色連綿,彷彿是美女的眉毛,巧妙地盤繞成如雲的髮髻。四季的風光和月色總是那麼迷人,午夜時分,星星似乎也觸手可及。
蓬萊仙山和仙人的宮殿彷彿就在眼前,卻又隔着塵世的距離。真希望能養出一對能飛昇的翅膀,盡情地在天空中翱翔,自由地飛去又飛回。放眼望去,天空廣闊無垠,彷彿自己真的踏上了那高聳險峻的山峯。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畫樓高處的壯麗景色,通過細膩的筆觸展現了山峯的秀美和天空的遼闊。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比喻和想象,如將山峯比作美女的眉毛和髮髻,將天空比作可以踏足的險峯,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讚歎和對自由飛翔的嚮往。整首詩意境開闊,語言優美,展現了元代詩人沈禧的浪漫情懷和高超的藝術表現力。
沈禧的其他作品
- 《 風入松 · 題驛亭圖 》 —— [ 元 ] 沈禧
- 《 風入松 · 壁間畫鬆 》 —— [ 元 ] 沈禧
- 《 千秋歲 》 —— [ 元 ] 沈禧
- 《 踏莎行 · 月奩勻面 》 —— [ 元 ] 沈禧
- 《 踏莎行 · 芳塵春跡 》 —— [ 元 ] 沈禧
- 《 風入松 》 —— [ 元 ] 沈禧
- 《 風入松 · 水仙 》 —— [ 元 ] 沈禧
- 《 踏莎行 · 金錢卜歡 》 —— [ 元 ] 沈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