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入松 · 詠俞紹庵秋蟾臺
層臺高築勢嶄巖。迢遞隔閭閻。不將貯彼狂歌舞,深秋夜、登玩銀蟾。爲愛一輪光皎,又看孤影廉纖。
桂花香裏□吟髯。興趣自能添。露華涼透羅衣薄,更深也、萬籟聲潛。彈罷瑤琴三疊,還將玉管重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嶄巖(zhǎn yán):高峻險要的樣子。
- 迢遞(tiáo dì):遙遠。
- 閭閻(lǘ yán):古代平民居住的地區,也指平民。
- 貯(zhù):存放。
- 銀蟾(yín chán):指月亮。
- 廉纖(lián xiān):細微,這裏形容月影的纖細。
- 吟髯(yín rán):指吟詩時捻鬚的動作,髯指鬍鬚。
- 露華(lù huá):露水。
- 羅衣(luó yī):輕軟的絲織衣物。
- 萬籟(wàn lài):各種聲音。
- 瑤琴(yáo qín):古代的一種琴。
- 三疊(sān dié):指曲調的重複。
- 玉管(yù guǎn):指笛子。
翻譯
層臺高築,形勢險峻,遠遠地隔開了平民的居住區。它不是用來存放狂歌亂舞的,而是在深秋的夜晚,登上去觀賞那銀色的月亮。因爲喜愛那輪明月的皎潔光芒,又看到它孤寂纖細的影子。
在桂花的香氣中,吟詩捻鬚,興趣自然增添。露水涼透了輕薄的羅衣,夜深了,萬籟俱寂,只有細微的聲音潛藏。彈完瑤琴的曲調重複,又將玉笛重新拿起。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人在秋夜登高賞月的情景,通過對高臺、月色、桂花香和深夜寂靜的細膩描寫,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深切欣賞和內心的寧靜與超脫。詩中「銀蟾」、「廉纖」等詞語的運用,增添了詩意的朦朧美,而「吟髯」、「露華」等則體現了詩人對細節的精緻把握。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高雅的藝術品味和深邃的情感世界。
沈禧的其他作品
- 《 風入松 · 詠扇 》 —— [ 元 ] 沈禧
- 《 鷓鴣天 · 錦峯晴雪 》 —— [ 元 ] 沈禧
- 《 八聲甘州 · 詠施以和溪南小隱 》 —— [ 元 ] 沈禧
- 《 踏莎行 · 芳塵春跡 》 —— [ 元 ] 沈禧
- 《 風入松 · 贈畫師 》 —— [ 元 ] 沈禧
- 《 踏莎行 · 香頰啼痕 》 —— [ 元 ] 沈禧
- 《 風入松 · 詠畫景 》 —— [ 元 ] 沈禧
- 《 風入松 · 子猷訪戴 》 —— [ 元 ] 沈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