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入松 · 題石壇道士焚香

· 沈禧
暮雲收盡紫霄寬。灝氣襲衣冠。清泉白石長爲伍,鬆頭露、冷滴方壇。此際千林影斷,於時萬籟聲乾。 道人星下禮蒲團。寶鼎爇沈檀。風吹霞袂飄飄舉,想芳名、已注仙班。東訪麻姑跨鳳,西邀金母乘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灝氣(hào qì):浩大的自然之氣。
  • 方壇:方形祭壇。
  • 萬籟(wàn lài):各種自然聲音。
  • 聲乾(shēng gān):聲音消失,寂靜。
  • 禮蒲團:在蒲團上行禮,蒲團是修行者打坐的墊子。
  • (ruò):點燃。
  • 沈檀:沉香和檀香,兩種珍貴的香料。
  • 霞袂(xiá mèi):形容衣袖飄動如霞光。
  • 仙班:仙人的行列。
  • 麻姑:道教中的女仙。
  • 金母:即王母娘娘,道教中的女神。

翻譯

夜幕降臨,雲彩散去,紫色的天空顯得格外寬廣。浩大的自然之氣侵襲着衣冠。清澈的泉水和潔白的石頭常年爲伴,松樹頂上的露珠,冷冷地滴落在方形的祭壇上。此時,千林的影子都已消失,四周一片寂靜。 道士在星光下,在蒲團上行禮,寶鼎中點燃了沉香和檀香。風吹動着他的衣袖,飄飄欲仙,想來他的名字已經登記在仙人的行列中。他向東訪問麻姑,跨着鳳凰,向西邀請王母娘娘,乘着鸞鳳。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道士在夜晚修行的寧靜畫面。通過「暮雲收盡紫霄寬」和「清泉白石長爲伍」等句,展現了道士修行環境的清幽與超脫。詩中「道人星下禮蒲團」和「寶鼎爇沈檀」等細節,生動地描繪了道士的虔誠與儀式的莊重。結尾的「東訪麻姑跨鳳,西邀金母乘鸞」則體現了道士的仙風道骨和超凡脫俗的境界。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道教修行生活的嚮往和讚美。

沈禧

元湖州吳興人,字廷錫。有《竹窗詞》。 ► 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