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樑仲房感述二首

· 陶益
灌鋤稀果今何在,羞恥空囊亦不存。 遐想南塘還夢寐,白頭欹枕嘆黃昏。
拼音

所属合集

#梅花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灌鋤:灌溉和除草,指農事勞作。
  • 稀果:稀有的果實,這裏可能指珍貴的收穫或成果。
  • 空囊:空無一物的袋子,比喻貧窮或無所成就。
  • 遐想:遙遠的思緒或想象。
  • 南塘:地名,可能指某個具體的地方,也可能是詩人嚮往之地。
  • 欹枕:斜靠在枕頭上。

翻譯

曾經辛勤耕作的稀有果實如今何在?羞愧於空無一物的囊袋也已不復存在。 遙遠的思緒飄向南塘,卻只能在夢中尋覓,白髮蒼蒼的我斜靠在枕頭上,感嘆着黃昏的來臨。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過去勞作成果的懷念與對現狀的無奈。詩中「灌鋤稀果今何在」一句,既是對過去辛勤勞動的回憶,也透露出對成果消逝的哀愁。「羞恥空囊亦不存」則進一步以「空囊」比喻自己的一無所有,表達了深深的失落感。後兩句通過「遐想南塘」與「白頭欹枕嘆黃昏」的對比,展現了詩人對美好過去的嚮往與對現實老去的無奈,情感深沉,意境淒涼。

陶益

陶益,字允謙,號練江居士、江門迂客。其祖本爲鬱林人,附籍新會。明世宗嘉靖三十五年(一五五六)以明經授江西永新訓導。讀書博學強記,精易通理。嘗日集諸生,講白沙之學於明倫堂;又構樾墩書屋,讀書其中。撫按交薦,以目疾辭歸,年八十卒。著有《練江子樾墩集》。清顧嗣協《岡州遺稿》卷五、清溫汝能《粵東詩海》卷二一有傳。 ► 51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