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越堠(yuè hòu):越過堠(古代用於守望的土堡)。
- 驛程:驛站之間的路程。
- 九曲:形容道路曲折。
- 風煙:風中的煙塵,常用來形容旅途的艱辛或景色的遼闊。
- 題柱地:古代文人題詩的地方,常指旅途中的某個有紀念意義的地點。
- 浮雲暝鳥:浮雲和黃昏時歸巢的鳥,常用來象徵旅途的孤獨和思鄉之情。
- 隔城低:指城牆在遠處顯得低矮,可能因爲距離遠或城牆本身不高。
翻譯
驛站的路程臨近堠堡,堠堡又臨近溪流, 九曲的道路上風煙瀰漫,景色遼闊而不迷離。 經過石橋,來到文人題詩的地方, 浮雲和黃昏歸巢的鳥兒在城牆的另一邊低飛。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旅途中的景色與情感。通過「九曲風煙」和「浮雲暝鳥」等意象,表達了旅途的曲折與遼闊,以及在外的孤獨與思鄉。詩中的「題柱地」增添了文化氣息,而「隔城低」則暗示了與家鄉的距離,增強了詩的情感深度。整體上,詩歌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
陶益
陶益,字允謙,號練江居士、江門迂客。其祖本爲鬱林人,附籍新會。明世宗嘉靖三十五年(一五五六)以明經授江西永新訓導。讀書博學強記,精易通理。嘗日集諸生,講白沙之學於明倫堂;又構樾墩書屋,讀書其中。撫按交薦,以目疾辭歸,年八十卒。著有《練江子樾墩集》。清顧嗣協《岡州遺稿》卷五、清溫汝能《粵東詩海》卷二一有傳。
► 51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