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皇恩

· 王惲
日日午餐餘,即須幽討。拄杖長行覓周老。三杯兩盞,不致玉山傾倒。與君何處去、乾岡好。 鬆影閒庭,長吟藉草。白髮多來故人少。春山何在,兩樹寒梅枯槁。一聲鄰笛起、催歸早。
拼音

所属合集

#八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幽討:深入探尋幽靜之地。
  • 周老:指周姓的老朋友。
  • 玉山傾倒:形容醉態,源自「玉山自倒」的典故,比喻人醉倒的樣子。
  • 乾岡:指乾燥的山岡。
  • 長吟藉草:長聲吟詠,依靠在草地上。
  • 枯槁:乾枯,形容植物失去生機。

翻譯

每天午餐後,我總是喜歡深入探尋幽靜之地。拄着柺杖,我常常去尋找周姓的老朋友。我們喝上三兩杯酒,但不會醉到像玉山那樣傾倒。我們想去哪裏呢?乾燥的山岡是個好地方。

在松樹的影子下,庭院顯得悠閒,我依靠在草地上長聲吟詠。白髮多了,老朋友卻越來越少。春天的山在哪裏?兩棵寒梅已經乾枯。突然,一聲鄰居的笛聲響起,催促我們早些回家。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日常生活的片段,通過「幽討」、「周老」、「玉山傾倒」等詞語,展現了詩人對閒適生活的嚮往和對老友的懷念。詩中的「鬆影閒庭」、「長吟藉草」等景象,營造出一種寧靜而略帶憂鬱的氛圍。結尾的「一聲鄰笛起、催歸早」則巧妙地以聲音作爲轉折,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的感慨和對歸家的渴望。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體現了元代詩歌的特色。

王惲

王惲

元衛州汲縣人,字仲謀。世祖中統元年爲左丞姚樞徵,爲詳議官。至京師,上書論時政,擢中書省詳定官。累遷爲中書省左右司都事。在任治錢穀,擢材能,議典禮,考制度,爲同僚所服。至元五年,建御史臺,首拜監察御史。後出爲河南、河北、山東、福建等地提刑按察副使。至元二十九年見世祖於柳林宮,上萬言書,極陳時政,授翰林學士。成宗即位,加通議大夫,知制誥,參與修國史,奉旨纂修《世祖實錄》。惲師從元好問,好學善爲文,也能詩詞。有《秋澗先生大全集》。 ► 4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