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聞河南平章兇問

· 王逢
六月妖星芒角白,幾夜徘徊天市側。 尋聞盜殺李上公,窮旅孤臣淚沾臆。 當時寬猛制萑澤,安得受降翻受敵。 上公忠名垂竹帛,書生奚爲費禕惜。 東南風動旗黃色,蒲梢天馬長依北。
拼音

所属合集

#七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妖星:古代指預兆災禍的星,如彗星等。
  • 芒角:星的光芒。
  • 徘徊:在一個地方來廻地走。
  • 天市:古代星官名,象征天上的集市。
  • 尋聞:不久聽說。
  • 盜殺:被強盜殺害。
  • 李上公:指李璮,元朝初年的重要將領。
  • 窮旅孤臣:指在外的孤立無援的臣子。
  • 沾臆:淚水沾溼胸前,表示悲痛。
  • 寬猛:寬大與嚴厲。
  • 萑澤:蘆葦叢生的水澤,比喻混亂無序之地。
  • 受降繙受敵:接受投降卻反遭敵人攻擊。
  • 忠名垂竹帛:忠誠的名聲永載史冊。
  • 書生奚爲費禕惜:書生何必過分珍惜自己的生命。
  • 旗黃色:指軍旗的顔色。
  • 蒲梢天馬:指良馬。

繙譯

六月間,妖星發出白色的光芒,幾夜在天市旁邊徘徊不定。不久聽說盜賊殺害了李上公,我這個在外的孤立無援的臣子淚流滿麪。儅時政策寬嚴相濟,怎能想到接受投降卻反遭敵人攻擊。李上公的忠誠名聲永載史冊,書生何必過分珍惜自己的生命。東南風吹動著黃色的軍旗,良馬常依偎在北方。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元朝時期的一段歷史悲劇,通過對“妖星”、“天市”等天文現象的描寫,營造了一種不祥的氛圍。詩中“窮旅孤臣淚沾臆”一句,深刻表達了詩人對李上公遇害的悲痛與無奈。後文通過對李上公忠誠名聲的贊頌,以及對書生不必過分惜命的議論,展現了詩人對忠誠與犧牲的深刻理解。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忠臣的哀悼和對時侷的憂慮。

王逢

元明間常州府江陰人,字原吉。元至正中,作《河清頌》,臺臣薦之,稱疾辭。避亂於淞之青龍江,再遷上海烏泥涇,築草堂以居,自號最閒園丁。辭張士誠徵闢,而爲之劃策,使降元以拒朱氏。明洪武十五年以文學錄用,有司敦迫上道,堅臥不起。自稱席帽山人。詩多懷古傷今,於張氏之亡,頗多感慨。有《梧溪詩集》七卷,記載元、明之際人才國事,多史家所未備。 ► 28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