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曲歌辭 · 楊柳枝十九首

· 薛能
【其一】 華清高樹出離宮,南陌柔條帶暖風。 誰風輕陰是良夜,瀑泉聲畔月明中。 【其二】 洛橋晴影覆江船,羌笛秋聲濕塞煙。 閒想習池公宴罷,水蒲風絮夕陽天。 【其三】 嫩綠輕懸似綴旒,路人遙見隔宮樓。 誰能更近丹墀種,解播皇風入九州。 【其四】 暖風晴日斷浮埃,廢路新條發釣台。 處處輕輕可惆悵,後人攀處古人栽。 【其五】 潭上江邊裊裊垂,日高風靜絮相隨。 青樓一樹無人見,正是女郎眠覺時。 【其六】 汴水高懸百萬條,風清兩岸一時搖。 隋家力盡虛栽得,無限春風屬聖朝。 【其七】 和花煙樹九重城,夾路春陰十萬營。 唯向邊頭不堪望,一株憔悴少人行。 【其八】 窗外齊垂旭日初,樓邊輕好暖風徐。 遊人莫道栽無益,桃李清陰卻不如。 【其九】 眾木猶寒獨早青,御溝橋畔曲江亭。 陶家舊日應如此,一院春條綠繞廳。 【其十】 帳偃纓垂細復繁,令人心想石家園。 風條月影皆堪重,何事侯門愛樹萱。 【其十一】 數首新詞帶恨成,柳絲牽我我傷情。 柔娥幸有腰支穩,試踏吹聲作唱聲。 【其十二】 高出軍營遠映橋,賊兵曾斫火曾燒。 風流性在終難改,依舊春來萬萬條。 【其十三】 縣依陶令想嫌迂,營伴將軍即大粗。 此日與君除萬恨,數篇風調更應無。 【其十四】 狂似纖腰軟勝綿,自多情態更誰憐。 遊人不折還堪恨,拋向橋邊與路邊。 【其十五】 朝陽晴照綠楊煙,一別通波十七年。 應有舊枝無處覓,萬株風裡卓旌旃。 【其十六】 晴垂芳態吐牙新,雨擺輕條濕面春。 別有出牆高數尺,不知搖動是何人。 【其十七】 暖梳簪朵事登樓,因掛垂楊立地愁。 牽斷綠絲攀不得,半空懸著玉搔頭。 【其十八】 西園高樹後庭根,處處尋芳有折痕。 終憶舊游桃葉舍,一株斜映竹籬門。 【其十九】 劉白蘇台總近時,當初章句是誰推。 纖腰舞盡春楊柳,未有儂家一首詩。
拼音

所属合集

#折楊柳

注釋

楊柳枝:唐教坊曲名。按白居易詩注:《楊柳枝》,洛下新聲。其詩云:“聽取新翻楊柳枝”是也。薛能詩序:令部妓作楊柳枝健舞,復度新聲。其詩云:“試蹋吹聲作唱聲”是也。蓋樂府橫吹曲有《折楊柳》名,此則借舊曲名,另創新聲,後遂入教坊耳。此本唐人七言絕句,與顧夐詞四十字體、朱敦儒詞四十四字體添聲者不同。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華清:指華清池,唐代宮廷溫泉浴池,位於今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
  • 離宮:皇帝臨時居住的宮殿,非正式的皇宮。
  • 南陌:南邊的小路。
  • 柔條:柔軟的枝條,這裏指柳枝。
  • 輕陰:微弱的陰影,指月光下的樹影。
  • 瀑泉:瀑布。

翻譯

在華清池旁,高大的樹木聳立在離宮之外,南邊的小路上,柔軟的柳枝隨暖風輕擺。誰能想到,那微弱的樹影竟是如此美好的夜晚,瀑布的聲響旁,月光皎潔,景色宜人。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華清池畔的夜景,通過「華清高樹」、「南陌柔條」等意象,展現了宮廷之外的自然美景。詩中「誰見輕陰是良夜」一句,巧妙地將輕陰與良夜聯繫起來,表達了詩人對夜晚寧靜美好的感受。末句「瀑泉聲畔月明中」則進一步以瀑布聲和月光爲背景,加深了夜晚的寧靜與詩意,整體意境優美,語言簡練,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讚美和享受。

薛能

唐汾州人,字大拙。武宗會昌六年進士第。宣宗大中末書判中選,補盩厔尉。懿宗鹹通中攝嘉州刺史,歷工部尚書、節度徐州,徙忠武。僖宗廣明元年,周岌逐能自稱留後,因屠其家。癖於詩,日賦一章,有《江山集》、《許昌集》。 ► 32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