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下曲

塞月秋圓白雁飛,五侯池館醉光輝。 清歌夜夜纏頭錦,誰念徵人鐵作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塞月:邊塞的月亮。
  • 五侯:指權貴之家。
  • 纏頭錦:古代歌舞藝人表演時以錦纏頭,演畢,客以羅錦爲贈,稱纏頭。後來又作爲贈送女妓財物的通稱。
  • 徵人:指出徵或戍邊的軍人。
  • 鐵作衣:形容軍服的堅硬,比喻軍人的艱苦生活。

翻譯

邊塞的月亮在秋夜中圓滿,白雁飛翔,權貴們的池館中洋溢着醉人的光輝。 夜晚裏,清亮的歌聲伴隨着纏頭錦的贈禮,誰會想起那些穿着鐵製軍服的徵人呢?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邊塞秋夜的景象,通過對比權貴們的奢華生活與徵人的艱苦,表達了詩人對徵人的同情和對社會不公的感慨。詩中「塞月秋圓白雁飛」一句,既展現了邊塞的遼闊與淒涼,又暗含了徵人的孤獨與思鄉。後兩句則通過「清歌夜夜纏頭錦」與「誰念徵人鐵作衣」的對比,深刻揭示了社會的不平等和徵人的無奈。

張應申

張應申,字維貞。東莞人。明神宗萬曆二十五年(一五九七)舉人。有《二酉山房草》。清溫汝能《粵東詩海》卷四二有傳。 ► 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