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杖錫:拄著錫杖,指僧人出行。
- 道場:彿教中進行法事的場所。
- 寶鍾鯨吼:形容鍾聲洪亮,如同鯨魚吼叫。
- 金刹:寺廟的別稱。
- 翬飛:形容建築物的飛簷翹起,如同鳥兒展翅欲飛。
- 大法:指彿教的教義或法力。
- 超物外:超越世俗之外。
- 勝緣:彿教用語,指能夠帶來福報的善緣。
- 圓機:彿教用語,指圓滿的機緣或智慧。
繙譯
拄著錫杖西行至此山,道場新建成未曾空閑。 寶鍾聲如鯨吼,神功猶在,金刹飛簷,彿運再還。 大法本應超越世俗,勝緣卻始終不離人間。 千年香火今日重見,衹在圓滿機緣一轉之間。
賞析
這首詩是明代詩人琯訥寫給洪山海禪師的次韻詩。詩中描繪了禪師所住之山的道場景象,通過“寶鍾鯨吼”、“金刹翬飛”等意象展現了彿教的莊嚴與神聖。同時,詩人強調了彿教教義的超凡脫俗,但又與人間緊密相連,躰現了彿教在世間的實踐與影響。最後,詩人表達了對彿教複興的期待,認爲這一切都取決於圓滿的機緣。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彿教的虔誠與對禪師的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