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酬龔憲副性之見寄

· 謝榛
昨報襄陽使者過,歸鴻雪後度關河。 遙知遊宦驚時序,不惜緘書到薜蘿。 日出漢江春氣遠,雲連楚樹曉陰多。 峴山誰與同臨眺,羊祐碑前一浩歌。
拼音

所属合集

#正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襄(xiāng)陽:今湖北地級市。 關河:指山川險阻之地,這裏指路途遙遠。 遊宦:指外出求官或做官。 緘(jiān)書:書信。 薜(bì)蘿:薜荔和女蘿,借指隱者所居之處。 楚樹:楚國地域的樹木,這裏指代南方的樹木。 峴(xiàn)山:在湖北襄陽。 羊祐(yòu)碑:西晉名將羊祜死後,百姓在峴山爲他建碑立廟,人見者莫不流涕,杜預因名爲墮淚碑。

翻譯

昨日聽說襄陽的使者經過,歸雁在雪後飛越山川險阻之地。 遙想您在外做官爲時節變化而驚歎,不吝惜寄書信到我這隱者的居處。 太陽升起,漢江的春意遠去,雲朵連接着楚地的樹木,早晨的陰雲較多。 誰能與我一同登上峴山眺望,在羊祜碑前放聲高歌。

賞析

這首詩是詩人謝榛對龔憲副性之寄來書信的酬答之作。首聯通過「襄陽使者」「歸鴻雪後」等詞語,描繪出一種悠遠的意境,暗示了友人的來信和時節的變化。頷聯表達了對友人在外地爲官時對時光變化的感受以及對自己的掛念之情,凸顯了他們之間的深厚情誼。頸聯以景襯情,通過「漢江春氣遠」「楚樹曉陰多」的描寫,進一步烘托出一種略帶惆悵的氛圍。尾聯則提到峴山和羊祜碑,表達了詩人希望能與友人一同登高遠望、抒發情感的願望。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語言優美,將詩人對友人的思念和對時光的感慨融爲一體,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謝榛

明山東臨清人,字茂秦,自號四溟山人,又號脫屣山人。一目失明。刻意爲歌詩,有聲於時。嘉靖間至京師,與李攀龍、王世貞等結詩社,榛以布衣爲之長,稱五子。旋以論文與攀龍交惡,遂削其名於七子、五子之列。而秦晉諸王爭延致之,河南北皆稱謝先生,有《四溟集》。 ► 12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