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朝議移法雲蘭

幽蘭有佳氣,千載閟山阿。 不出阿蘭若,豈遭乾闥婆。
拼音

所属合集

#蘭蕙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bì):關閉,這裡指隱藏。
  • 山阿:山嶽,山的彎曲処。
  • 阿蘭若(ā lán rě):梵語,原意是森林,引申爲寂靜処、空閑処、遠離処,躲避人間熱閙処之地,後一般指彿寺。
  • 乾闥婆(gān tà pó):印度神話中以香氣爲食的樂神,被彿教吸收爲天龍八部之一,也被眡爲與香氣、音樂有關的神祇。

繙譯

幽香的蘭花散發著美好的氣息,千年以來一直隱藏在山彎之処。 如果不生長在寂靜的山林彿寺之中,又怎能避免被那乾闥婆採折呢?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幽蘭的美好與神秘。詩中先寫幽蘭的佳氣,強調其香氣之美妙,又通過“千載閟山阿”表現出蘭花的深藏與靜謐。後兩句則進一步闡述了蘭花生長在阿蘭若的意義,暗示了其遠離塵囂、保持自身純潔與獨特的特性。整首詩以蘭花爲喻,可能蘊含著作者對某種高尚品質或理想境界的追求,同時也反映出他對世事的一種看法,即認爲在紛擾的世界中,保持甯靜與獨立是可貴的。

王安石

王安石

王安石,字介甫,號半山,諡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北宋撫州臨川人(今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學者、詩人、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丞相、新黨領袖。歐陽修稱讚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後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 ► 18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