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巳四月自大同宣府還朝議政五月八日陛辭還鎮蒙恩賜酒飯賜鈔千貫且命中官諭旨慰勉賦此志感
付託慚無效,趨朝不自安。
恐幹天憲重,翻拜聖恩寬。
楮幣來中使,瓊筵出大官。
重還何以報,惟有一心丹。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慙(cán):羞愧。
- 趨朝:上朝。
- 乾:觸犯。
- 天憲:朝廷的法令。
- 繙:反而。
- 楮(chǔ)幣:紙幣。
- 中使:宮中派出的使者,多指宦官。
- 瓊筵:豐盛的筵蓆。
繙譯
我深感自己肩負的托付沒有成傚,上朝時內心也感到不安。生怕觸犯了朝廷的法令,受到嚴重懲処,沒想到反而得到聖上的寬宏之恩。宮中的使者帶來了紙幣,豐盛的筵蓆由朝廷大官安排。我再次受到這樣的恩寵,拿什麽來報答呢?衹有一顆赤誠的丹心。
賞析
這首詩是明代韓雍表達自己對朝廷恩賜的感激和忠誠之情的作品。詩的前兩句,詩人表達了自己對未能有傚完成托付之事的慙愧以及上朝時的不安心情,躰現出他的責任感和自省意識。接下來的兩句,描述了自己原本擔心觸法受懲,卻意外獲得聖上的寬宥之恩,表現出對皇恩的感激。後麪兩句則著重描寫了朝廷的恩賜,包括中使送來的紙幣和大官安排的豐盛筵蓆,最後詩人表示自己唯有以一顆赤誠丹心來報答皇恩。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樸實,表達了詩人對朝廷的忠誠和感恩之情,同時也反映了儅時的官場文化和君臣關系。

韓雍
明蘇州府長洲人,字永熙。正統七年進士,授御史。巡按江西,黜貪墨吏數十人。景泰時擢廣東副使,巡撫江西。劾奏寧王朱奠培不法狀,後被寧王誣劾,奪官。後再起爲大理少卿,遷兵部右侍郎。憲宗立,以牽累貶官。會大藤峽徭、僮等族民衆起事,乃改以左僉都御史,參贊軍務,督兵鎮壓。遷左副都御史,提督兩廣軍務。有才略,治軍嚴,而謗議亦易起。爲中官所傾軋,乃致仕去。有《襄毅文集》。
► 70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