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次韻:依照所和詩中的韻及其用韻的先後次序寫詩。
- 羅明仲:人名,明代文人。
- 洗馬:古代官職名,此處指羅明仲的官職。
- 新春翻閱經史:在新春時節研讀經典和歷史書籍。
- 是非:對錯,好壞。
- 千載:千年,比喻時間長久。
- 若爲:如何,怎樣。
- 評:評價,評定。
- 出處:指出仕和隱退,這裏指人的行爲和選擇。
- 仇薛:指仇士良和薛仁貴,兩人都是唐代著名將領,但品行有爭議。
- 未堪:不足以,不能夠。
- 興禮樂:振興禮儀和音樂,指推行教化。
- 管商:指管仲和商鞅,兩人都是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和改革家。
- 擅功名:獨佔功名,指過分追求個人的名利。
- 飲餘:飲酒之後。
- 安樂:安逸快樂。
- 春風暖:春天的風溫暖。
- 夢覺:夢醒。
- 空同:空曠而相同,這裏指夢境與現實的對比。
- 夜氣清:夜晚的空氣清新。
- 此境:這樣的境界。
- 君:您,指羅明仲。
- 一到:達到,體驗。
- 人生方不愧軒纓:人生才能無愧於高貴的身份和地位。
翻譯
千年之後,我們該如何評價是非對錯?人的行爲和選擇應當知道沒有不同的情感。仇士良和薛仁貴雖然英勇,但不足以振興禮儀和音樂;管仲和商鞅雖然有才,又怎能獨佔功名?飲酒之後,感受到春風的溫暖,夢醒時分,空曠的夜氣清新。這樣的境界,如果能與您一同體驗,人生才能無愧於高貴的身份和地位。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歷史人物的評價,表達了作者對於人生價值和追求的深刻思考。詩中,「是非千載若爲評」一句,提出了對歷史和人物評價的難題,而「出處當知不異情」則強調了人的行爲選擇應當基於一致的情感和原則。後文通過對歷史人物的點評,進一步闡述了作者對於功名與道德、個人與社會的看法。最後,詩人與羅明仲共勉,希望在追求人生理想的道路上,能夠保持清醒和正直,無愧於自己的身份和時代。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寧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進士。授編修,歷左諭德,以學問該博著稱。弘治中官至禮部右侍郎兼侍讀學士。見唐寅鄉試卷,激賞之。十二年,主持會試,以試題外泄,被劾爲通關節於唐寅等,下獄。尋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獻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