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巳日長至與世賢太史陪祀山陵往反得律詩十首沙河道中用廉伯贈行韻
石橋駐馬問田翁,一塢深深隔樹東。
帝子閣前沙似粟,野神祠下路如弓。
疏鬆古澗風微動,細草陰厓雪半融。
回望紅塵才數裏,不知身在亂山中。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癸巳:古代干支紀年法中的一個年份,此處具體指哪一年需要結合歷史背景。
- 長至:指夏至,是一年中白天最長的一天。
- 世賢太史:指當時的歷史學家或官員,具體人物需要結合歷史背景。
- 陪祀:陪同祭祀。
- 山陵:指帝王的陵墓。
- 沙河道中:在沙河的河道中。
- 廉伯:可能是指某位官員或貴族,具體人物需要結合歷史背景。
- 駐馬:停下馬來。
- 塢:四面高中間低的山地。
- 帝子閣:可能是指某位帝王的閣樓或紀念建築。
- 野神祠:指供奉山野神靈的祠堂。
- 陰厓:陰暗的崖壁。
- 回望:回頭看。
- 紅塵:指繁華喧囂的世俗世界。
翻譯
在癸巳年的夏至日,我與世賢太史一同前往山陵進行陪祀,往返途中創作了十首律詩。在沙河的河道中,我用廉伯贈行的韻腳寫下了這首詩。
我停下馬,在石橋上詢問田間的老人,一個深深的山塢隔着樹林在東邊。帝子閣前的沙子像粟米一樣細小,野神祠下的路彎彎曲曲如同弓形。古老的松樹在澗谷中風微微搖動,細草覆蓋的陰暗崖壁上雪已半融。回頭望向紅塵,不過數里之遙,卻不知自己已身處亂山之中。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在陪祀山陵途中的所見所感。通過對比紅塵與亂山的距離與心境,表達了詩人對世俗的疏離感和對自然的親近。詩中運用了細膩的自然景物描寫,如「沙似粟」、「路如弓」等,形象生動,展現了詩人對自然景色的敏銳觀察和深刻感受。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體現了詩人超脫塵世、嚮往自然的情懷。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寧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進士。授編修,歷左諭德,以學問該博著稱。弘治中官至禮部右侍郎兼侍讀學士。見唐寅鄉試卷,激賞之。十二年,主持會試,以試題外泄,被劾爲通關節於唐寅等,下獄。尋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獻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
程敏政的其他作品
- 《 上元日與林諭德亨大商懋衡李世賢二侍講餞同年陸敘州克深考績西還聯句十首 》 —— [ 明 ] 程敏政
- 《 十一月十六夜送衍聖公 》 —— [ 明 ] 程敏政
- 《 送陸文量駕部出使河南次留別韻 》 —— [ 明 ] 程敏政
- 《 寄平江總戎二絕 》 —— [ 明 ] 程敏政
- 《 癸巳日長至與世賢太史陪祀山陵往反得律詩十首沙河道中用廉伯贈行韻 》 —— [ 明 ] 程敏政
- 《 七月神會飲福 》 —— [ 明 ] 程敏政
- 《 題南宋陳樞長江萬里圖 》 —— [ 明 ] 程敏政
- 《 清明前一日至南山 》 —— [ 明 ] 程敏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