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射

錦隊翱翔建水東,咆哮猛士競彎弓。 帳前百步穿楊巧,馬上雙飛飲羽雄。 諸葛山昏禽欲盡,步兵廚裹酒爲空。 明朝縱獵圍還合,射虎平林更射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錦隊(duì):指華麗的隊伍。
  • 翱翔(áo xiáng):自由飛翔。
  • 建水(jiàn shuǐ):地名,古代地名,今雲南建水縣。
  • 咆哮(páo xiào):猛獸發出的吼聲。
  • (jìng):爭奪。
  • 彎弓(wān gōng):拉彎弓。
  • 帳前(zhàng qián):帳篷前面。
  • 穿楊(chuān yáng):射中楊樹。
  • (qiǎo):巧妙。
  • 馬上(mǎ shàng):在馬背上。
  • 雙飛(shuāng fēi):指兩支箭同時射出。
  • 飲羽(yǐn yǔ):指箭射中鳥的羽毛。
  • (xióng):雄壯。
  • 諸葛(Zhū Gě):指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
  • 山昏(shān hūn):山暮,太陽落山時。
  • (qín):鳥獸。
  • 欲盡(yù jìn):即將盡頭。
  • 步兵(bù bīng):步行的士兵。
  • 廚裹(chú guǒ):包裹。
  • 縱獵(zòng liè):放開獵犬進行狩獵。
  • 圍還(wéi huán):圍繞而歸。
  • 射虎(shè hǔ):射殺老虎。
  • 平林(píng lín):平整的林地。
  • 射熊(shè xióng):射殺熊。

翻譯

觀看射擊比賽,錦繡隊伍在建水東方自由飛翔,猛士們咆哮着爭相拉彎弓。帳篷前百步處,巧妙地射中楊樹,騎馬上的射手雙箭同時射中飛鳥的羽毛,英姿勃發。太陽落山時,山中的鳥獸即將歸巢,步行的士兵包裹着酒食空空而歸。明天早晨再圍繞獵場,射殺老虎,平整的林地上更射殺熊。

賞析

這首古詩描繪了一場古代射箭比賽的場景,通過生動的描寫展現了當時射箭的技藝和壯觀的場面。詩中運用了大量的動詞和形容詞,使整個場景生動而具體,展現了古代射箭的英雄氣概和技藝。整首詩情景交融,氣勢磅礴,展現了古代射箭運動的風采。

胡庭蘭

胡庭蘭,或作胡廷蘭,字伯賢,號桐江。增城人。曾師事王希文。明世宗嘉靖二十八年(一五四九)解元,二十九年(一五五〇)進士。授南京戶部主事,遷北京陝西司員外郎,萬曆八年(一五八○)督學閩中,時倭寇圍福州,廷蘭守城破寇有功,而忌者議其越俎代庖,乃以僉事整飭,兵備雲南。以監軍指揮擒賊,功尤大。因忌者構陷,遽移疾歸,遂不復出。嘗講學鳳台,合王、湛之旨而一之。著有《相江集》。明郭棐《粵大記》卷一八、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二八一有傳。 ► 2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