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珠寺

南海驪龍不愛珠,水心擎出夜明孤。 雲流上下天浮動,月浸空濛地有無。 兩岸交花搖彩檻,千艘橫渚散飛鳧。 即看佛寶連金界,全勝仙人弄玉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海珠寺(名詞解釋:古代寺廟名)
驪龍(名詞解釋:傳說中的神龍)
擎(動詞解釋:託舉)
孤(形容詞解釋:孤獨)
濛(形容詞解釋:模糊)
飛鳧(名詞解釋:飛翔的野鴨)
佛寶(名詞解釋:佛教的寶物)
金界(名詞解釋:金色的界限)
仙人(名詞解釋:傳說中的神仙)
玉壺(名詞解釋:玉製的壺)

翻譯

海珠寺
南海的驪龍並不喜歡珍珠,它將水心託舉出來,孤獨地照亮夜晚。
雲在天空中流動,上下浮動,月光浸染着虛無的大地。
兩岸的花交相搖曳,彩色的欄杆搖曳生姿,成千上萬的小船在水面上飛翔,野鴨在水中游弋。
看到寺廟裏的佛教寶物與金色的界限相連,勝過了仙人玩弄的玉製壺。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海珠寺的景象,通過對南海驪龍、水、雲、月、花、小船等元素的描繪,展現了一幅寧靜而神祕的畫面。詩人通過對自然景物和寺廟寶物的對比,表達了對佛教信仰的尊重和仰慕之情,同時也展現了對自然美的讚美之情。整首詩意境深遠,富有詩意,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宗教的獨特感悟。

胡庭蘭

胡庭蘭,或作胡廷蘭,字伯賢,號桐江。增城人。曾師事王希文。明世宗嘉靖二十八年(一五四九)解元,二十九年(一五五〇)進士。授南京戶部主事,遷北京陝西司員外郎,萬曆八年(一五八○)督學閩中,時倭寇圍福州,廷蘭守城破寇有功,而忌者議其越俎代庖,乃以僉事整飭,兵備雲南。以監軍指揮擒賊,功尤大。因忌者構陷,遽移疾歸,遂不復出。嘗講學鳳台,合王、湛之旨而一之。著有《相江集》。明郭棐《粵大記》卷一八、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二八一有傳。 ► 2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