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都護李園留別

畫船撾鼓發城西,屯蓋飛觴信棹棲。 一院紅蕖應爲醉,千峯黃葉不堪題。 掄文愧我追飛兔,舞劍知君試斷犀。 滿域干戈重回首,幾時談笑靜黔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謝都護:指向李園道別的對象,這裏指李園。
  • 撾鼓(wō gǔ):擊鼓的聲音。
  • 屯蓋(tún gài):停泊的船隻。
  • 飛觴(fēi shāng):盛酒的器皿。
  • 信棹(xìn zhào):船槳。
  • 紅蕖(hóng qú):紅色的蕖(指荷花)。
  • 飛兔:傳說中的神獸,形容李園文才出衆。
  • :指犀牛,這裏比喻對詩文的評價。
  • 黔黎(qián lí):指黔中的百姓。

翻譯

畫船搖動鼓聲,從城西啓航,停泊的船隻載滿了盛酒的器皿。一院紅色的荷花應該是爲了醉,千峯黃葉不值得題寫。我才華不及李園,他舞劍時就像試圖斬斷犀牛一樣。滿眼是戰爭的烽火,何時才能和黔中的百姓談笑安靜。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李園與謝都護的離別場景,以畫船、鼓聲、盛酒等意象,展現了離別時的深情。詩中通過對李園的讚美,展現了李園的才華和風采,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對戰亂的憂慮和對平靜生活的嚮往。整體氛圍優美,意境深遠。

胡庭蘭

胡庭蘭,或作胡廷蘭,字伯賢,號桐江。增城人。曾師事王希文。明世宗嘉靖二十八年(一五四九)解元,二十九年(一五五〇)進士。授南京戶部主事,遷北京陝西司員外郎,萬曆八年(一五八○)督學閩中,時倭寇圍福州,廷蘭守城破寇有功,而忌者議其越俎代庖,乃以僉事整飭,兵備雲南。以監軍指揮擒賊,功尤大。因忌者構陷,遽移疾歸,遂不復出。嘗講學鳳台,合王、湛之旨而一之。著有《相江集》。明郭棐《粵大記》卷一八、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二八一有傳。 ► 2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