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酬馬國瑞都司二首

· 張端
老去人閒百不宜,晷長何補歲陰移。 絕憐識字翻投閣,肯爲窺園廢下帷。 一樹梨雲迷醉眼,十年春草誤歸期。 倚闌片月能知我,故故穿雲照影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guǐ):古代用來測量時間的日影儀器,這裏指時間。
  • 歲陰:指歲月的流逝。
  • 識字翻投閣:指因學問而遭受不幸,典故出自《史記·司馬相如列傳》,司馬相如因文章被投入閣樓。
  • 窺園廢下帷:指因專注於學問而忽略了外界,典故出自《漢書·董仲舒傳》,董仲舒因專心學問而三年不窺園。
  • 梨雲:指梨花盛開如雲。
  • 春草:春天的草,常用來象徵生機或時間的流逝。
  • 歸期:回家的日期。
  • 片月:指月亮的一部分,即彎月。
  • 故故:故意,特意。

翻譯

老來人間百事不宜,時間雖長但無法彌補歲月的流逝。 深感遺憾因學識而遭遇不幸,寧願因學問而忽略外界。 一樹梨花如雲迷醉了雙眼,十年的春草已誤了歸家的日期。 倚着欄杆,彎月似乎能理解我,故意穿雲照映我遲緩的身影。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和人生境遇的感慨。詩中,「老去人閒百不宜」直接抒發了詩人對晚年生活的不滿和無奈,而「晷長何補歲陰移」則進一步以時間的流逝來象徵生命的有限和無力迴天。詩中的「識字翻投閣」和「窺園廢下帷」用典巧妙,既表達了對學問的執着,也暗示了因學問而帶來的不幸和孤獨。最後兩句「倚闌片月能知我,故故穿雲照影遲」則通過月亮的意象,抒發了詩人對理解與陪伴的渴望,以及對自身孤獨狀態的深刻感受。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人生和時間的深刻思考。

張端

元江陰州人,字希尹,號溝南。博學好修。歷官江浙行樞密院都事。人稱溝南先生。有《溝南漫存稿》。 ► 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