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歌
野田生葡萄,纏繞一枝高。
移來碧墀下,張王日日高。
分岐浩繁縟,脩蔓蟠詰曲。
揚翹向庭柯,意思如有屬。
爲之立長檠,布濩當軒綠。
米液溉其根,理疏看滲漉。
繁葩組綬結,懸實珠璣蹙。
馬乳帶輕霜,龍鱗曜初旭。
有客汾陰至,臨堂瞪雙目。
自言我晉人,種此如種玉。
釀之成美酒,令人飲不足。
爲君持一斗,往取涼州牧。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野田: 田野
- 纏繞: 爬蔓生長
- 碧墀: 碧色臺階
- 張王: 可能指漢代的張騫或王莽,此處泛指貴人
- 分岐: 枝條分支
- 脩蔓: 長長的藤蔓
- 蟠詰曲: 彎曲盤旋的樣子
- 揚翹: 枝梢向上翹
- 屬: 連接,指意蘊相連
- 長檠: 高大的竹竿,用來支撐葡萄藤
- 布濩: 散佈開來
- 滲漉: 滲出液體
- 繁葩: 繁多的花朵
- 組綬: 織物上的彩色絲帶,比喻葡萄串
- 珠璣: 珍珠,形容葡萄實粒
- 馬乳: 指葡萄汁液像馬奶般清甜
- 龍鱗: 形容葡萄皮的光澤
- 汾陰: 地名,在今山西,古代是釀酒之地
- 瞪雙目: 目不轉睛
- 晉人: 指晉朝的人,也可能指詩人自己
- 涼州: 古地名,這裏泛指遠方
- 牧: 酒的管理者或主人
翻譯
田野裏生長出葡萄藤,纏繞着一根根攀高。移植到碧綠的臺階下,貴人們的葡萄藤一天天高高長大。藤蔓繁多且彎曲,枝梢向上伸展,彷彿有某種寄託。爲了支撐它,人們立起長長的竹竿,滿眼綠色映入門窗。用米酒的液滋潤它的根,水分緩緩滲透。繁花似錦,果實累累,像珍珠串在一起。葡萄汁如馬奶般帶着輕霜,皮如龍鱗在朝陽下閃閃發光。有位客人從汾陰而來,站在堂前驚歎不已。他說他是晉地人,種植葡萄就像種下了寶玉。釀製出美酒,讓人喝不夠。我爲你帶來一斗,去贏得遠方涼州的主人之位。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葡萄的生長過程和其在貴人家中的地位。詩人通過生動的細節描繪,展現了葡萄從田野到庭院的遷移,以及其繁茂、美麗的景象。葡萄象徵着富貴和美好,詩人以「種玉」來比喻種植葡萄的珍貴。釀造出的美酒不僅讓人陶醉,還成爲了詩人與友人之間深厚友誼的紐帶,甚至引出了遠方朋友間的豪情壯志。整首詩語言流暢,形象生動,富有生活氣息,表達了詩人對葡萄的喜愛和讚美之情。

劉禹錫
劉禹錫,字夢得,唐朝洛陽(今河南省洛陽)人,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後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爲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爲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 822篇诗文